經歷近代百年滄桑後又見證近十年巨變“新江灣十景”亮相

上海 32℃ 0
摘要:昨天,虹口區江灣鎮街道在中國第一條商業運營的鐵路——淞滬鐵路江灣站舊址火車頭廣場舉行慶祝建黨102周年活動,正式發佈“新江灣十景”。如今,古鎮經歷近代百年滄桑後,又見證了近十年的巨變。

  記者周楠

  虯江十八彎,彎彎到江灣。西元8世紀之前,吳淞江(下游即蘇州河)的舊道,為今虯江路,從今嘉興路橋向北流至江灣鎮的東首,流入東海。這個入海口就叫江灣。昨天,虹口區江灣鎮街道在中國第一條商業運營的鐵路——淞滬鐵路江灣站舊址火車頭廣場舉行慶祝建黨102周年活動,正式發佈“新江灣十景”。

  古鎮底蘊深厚

  據記載,江灣鎮鎮名始見於《宋史》。相傳,民族英雄韓世忠抗金時,中軍駐紮在此,部分家屬落戶後,逐漸形成小鎮,距今已有900多年歷史,賦予江灣古鎮底蘊。1984年9月,江灣鎮由寶山縣劃入虹口區範圍。2006年9月1日,江灣鎮撤鎮建街道。曾經的“江灣十景”包括奎星閣、廊橋、雙橋亭、三觀堂、江灣公園等歷史人文景點。如今,古鎮經歷近代百年滄桑後,又見證了近十年的巨變。

  為人熟知的位於軌交3號線大柏樹站的淞滬鐵路江灣站舊址,曾是全國鐵路網中最古老的車站之一,始建於1876年,迄今有百餘年歷史。在淞滬抗戰中遭受炮火摧毀,幾經修築。1963年旅客列車停開後,為純貨運站。後貨運業務遷移,江灣站成為辦理專用線整車貨運站。至1997年,因建造軌交3號線停止使用。2009年,江灣站舊址周邊環境進行了綜合治理。2011年,這一舊址向社會開放。如今,它融入大柏樹集裝箱創客走廊,創新活力與歷史沉澱交相輝映。

  江灣鎮街道黨工委書記黃丹告訴記者,江灣歷史悠久,老十景已存在快20年了,主要著眼於歷史文化層面。2021年開始,江灣鎮街道經過徵集、稽核、初步篩選,全新的12個景點進入投票環節,經市民投票,新十景脫穎而出。

  蘊含多元之美

  逐一打卡“新江灣十景”,可充分感受到江灣的歷史文脈以及當今百姓的生活變化。

  自然景色之美中,“虯江蟠曲”代表虯江沿河景觀帶涉及的多個歷史景點,包括江灣源、奎星閣、蟠曲舫、廊橋、雙橋亭等。歷史上,萬安路沿河一帶商鋪林立,曾是江灣最繁華的地帶。其中的奎星閣是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由鄉紳陸顯周等籌資興建,呈二層宮殿式磚木結構,尖頂八角形雕花窗,寓意“奎星高照,福澤鄉里”,1921年塌毀,2002年重建。“古鎮遺韻”則可在江灣鎮街道歷史文化陳列館充分感受到。陳列館記憶體有大量歷史照片和民間捐贈實物,再現江灣人民當年生產生活的景象。“河畔晚鐘”是江灣基督堂的鐘聲迴響。江灣基督堂起源於清代的聖保羅堂,新堂於2008年底前落成並改名“江灣基督堂”。

  歷史人文之美,看“梅映忠烈”。1935年改建的一二八忠烈墓是為紀念淞滬會戰的烈士。墓前建牌坊,墓東南面建橋,命名忠烈橋。八一三淞滬會戰,江灣鎮市街盡毀,墓地也隨之被毀,僅存銅牌,“忠烈橋”幾經修建,已非原橋,但“忠烈橋”之名保留至今。“老站記憶”是淞滬鐵路江灣站舊址。“百草澤民”則指雷允上中藥飲片廠中藥文化展示廳。

  善治生活之美,看“幸福階梯”,29部電梯於短短一年內在逸仙社區拔地而起,逸仙社區為上海首個實現加裝電梯全覆蓋的售後公房居民區,具備代表性典範意義。“樂享家園”裏,新市北路沿線多個社區成片通過推進“美麗家園”改造,和附近的江灣公園連成一片新中式風格建築群。“彩虹初上”是虹口區中心城區最大保障房基地彩虹灣社區,社區擁有全市首條市民智慧步道以及微改造的魯迅小道等,處處體現數位賦能的別樣魅力。感受“粉黛織夢”,去彩虹灣公園,科普性的“口袋公園”裝滿羣衆幸福感。

标签: 新江灣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