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戶分離無法享受助餐補貼跨區入住養老機构也受影響老年人熱盼“補貼跟人走”

上海 36℃ 0
摘要:昨天,市十六届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政府關於本市養老政策和機制完善情况的報告,老年人盼望“補貼跟人走”的呼聲引發關注。市人大問卷調查顯示,過半數的老年人都希望能實現“補貼跟人走”。

  記者王海燕

  同樣是一份20元的社區養老餐,73歲的方老伯可以享受4元/份的助餐補貼,戶口不在所在地的黃伯伯卻與之無緣。為了這筆助餐補貼,跟兒子一起住的黃伯伯吵著要搬回黃浦區老房子。昨天,市十六届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政府關於本市養老政策和機制完善情况的報告,老年人盼望“補貼跟人走”的呼聲引發關注。

  市人大專項監督調研顯示,助餐服務是社區養老服務中老年人最在意的一項。這些年,上海持續多年將老年助餐服務納入實事項目。截至2022年年底,本市共建成社區老年助餐服務場所1608個,日均供餐能力達到16萬客。老年人對此予以高度肯定,但也有更高的期盼,助餐補貼在各區互認結算就是其一。調研發現,一些人戶分離的老年人無法享受由戶籍所在地政府提供的助餐補貼。

  家住徐匯一居民區的孫老伯最近就在為此事煩心。家門口多了一家社區食堂,他和一群老夥伴相約探店,欣喜地發現,兩葷一素套餐不用20元就能吃上,市價超過12元的8只裝奶黃包這裡也僅售6元。不過同是上海老人,買單價格卻不一樣。64歲的錢老伯享受9折優惠,72歲的吳阿婆享受85折,而77歲的孫老伯因為戶籍在寶山,不能享受折扣優惠。社區食堂建在家門口,卻因人戶分離被擋在門外,養老補貼為啥不能在家門口享受?和孫老伯發出同樣疑問的老人不少。市人大問卷調查顯示,過半數的老年人都希望能實現“補貼跟人走”。代表調研還發現,補貼統籌未打通不僅發生在助餐領域,對跨區入住養老機构的老年人,因機构運營方無法獲得相應運營補貼,也影響了養老機构的入住率。

  “補貼跟人走”在异地養老中也是打通堵點的關鍵一環。因為擔心補貼問題,不少老年人放弃了在長三角周邊都市養老的打算。資料顯示,參與問卷調查的老年人中,19%的本市戶籍老年人有一定的异地養老或康養意願。但現時老年人對於相關資訊缺乏便利可靠的瞭解通路,异地享受長期護理保險、養老服務補貼等政策也還需完善操作環節,使其卡在了“最後一公里”。養老補貼是老年人非常關心的福利,很多老人都在計算在不同都市、不同區域養老的帳目。比如各個區助餐補貼結算政策不同,跨區居住的老人就很難申請到居住地的補貼。再比如,現時上海養老服務補貼包括長護險項目。如果老人選擇在其他城市養老,可能較難獲得該項補貼。“破解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打通養老補貼的互認和結算機制。”市人大代表金銀淑說。

  據悉,現時本市持續發佈長三角异地養老機构清單,推動上海各區與三省35個市(區、縣)簽約合作,開展長護險長三角養老機构延伸結算試點,為上海老年人旅居康養、异地養老提供服務保障,但在養老服務補貼共亯環節方面依然存在堵點。這就需要建立資訊對接機制,探索不同地區各種標準的相互承認,包括需求評估、設施名稱、服務標準、資訊共用等,為不同地區的通關提供制度保障。

  在市人大社會建設委主任委員趙永峰看來,异地養老首先要突破异區養老的政策障礙。《上海市養老服務條例》明確要求建立養老服務相關補貼的市級統籌協調機制,而在實踐中該機制還未建立,有待進一步協調、打通。為此,趙永峰等委員建議加快建立相關補貼政策的市級統籌機制,針對“人戶分離”的老年人,推動各區梳理養老服務設施運營及老年助餐等補貼清單,建立各區內部、各區之間的互認和結算機制,實現“補貼跟人走”。

  養老補貼的互認和結算涉及各區大數據的打通,市民政局局長蔣蕊在會上作了回應,現時已將困難老年人的養老服務補貼申請、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申請都納入“一網通辦”,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優化政務辦事流程,優化老年人授權代辦的功能,在“一網通辦”中設定為老年人代辦、幫辦、上門辦等功能。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