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一河”成為都市新名片,申城各級別龍舟賽事數量井噴創新高

上海 28℃ 0
摘要:當“一江一河”成為上海的都市新名片,龍舟這一古老的運動,正迸發出鮮活的生命力,在全民熱情參與的過程中,彰顯都市軟實力。

中國龍舟公開賽(上海·普陀站)上週末在蘇州河上開槳.jpeg

中國龍舟公開賽(上海·普陀站)上週末在蘇州河上開槳。記者海沙爾攝

  記者姚勤毅

  剛過去的週末,賽龍舟、賞龍舟成為朋友圈裏的“頂流”,也為上海這座城市帶來一道道靈動的風景。當“一江一河”成為上海的都市新名片,龍舟這一古老的運動,正迸發出鮮活的生命力,在全民熱情參與的過程中,彰顯都市軟實力。

  龍舟熱前所未有

  臨近端午,不少市民覺得,上海的龍舟賽事尤其多,申城的江河湖面特別熱鬧。

  僅剛過去的週末,舉行的龍舟賽就有:蘇州河上開槳的中國龍舟公開賽(上海·普陀站)暨第十九届上海蘇州河都市龍舟國際邀請賽,迪士尼樂園星願湖上的上海市職工龍舟大賽,第十三届上海高校留學生龍舟賽,上汽通用職工龍舟賽,青浦區的天恩橋村“興農杯”第三届龍舟比賽等。

  事實上,上海從本月初就早早進入“龍舟時間”,每週賽事不停。而接下來一周,滬上龍舟賽事更呈井噴之勢——前前後後總共幾十場龍舟賽事,既有國際級的、國家級的,也有市級的、長三角級的,還有大量企事業、鄉鎮、學校、工會舉辦的精彩賽事。

  22日端午節當天,滬上廣大青少年每年翹首以盼、大展身手的“龍文化節日”——上海學生龍文化全能賽,將把端午氣氛推向高潮,届時東方綠舟將成為孩子們揮灑青春、感受傳統文化的舞臺。

  “這短短不到一個月,龍舟賽事的舉辦數量、體量、參與人數,是從沒有過的。”上海市龍舟協會相關人士說。

  底子好,普及推廣更好

  在業內人士看來,今年端午滬上龍舟賽事數量創新高,是全社會辦賽、參賽熱情的一種自然釋放。

  一直以來,上海開展龍舟運動有先天優勢:蘇州河、黃浦江、澱山湖等水體資源區位優勢明顯,江南水鄉文化底蘊深厚,加上海納百川的都市性格以及長期以來濃厚的體育氛圍,都成為上海孕育龍舟文化的基礎。

  另一方面,近年來上海龍舟運動發展迅猛,還歸功於推廣普及工作卓有成效,以及競賽體系的逐步成熟。

  如今,上海的龍舟運動從區域範圍來看,已從郊區發展到市區;從參賽人員來看,從以農民為主,擴大到公務員、白領、企業職工、學生、國際友人、癌症康復者等等,且大中小學校紛紛成立龍舟隊,年齡更趨年輕化;從舉辦時間範圍來看,原本集中在端午節,現在從二月二“龍抬頭”之日起一直延續到11月結束,跨度大半年之久。

  賽事方面,國際賽事有上海蘇州河都市龍舟國際邀請賽、上海世界華人龍舟邀請賽;國家級賽事有中國龍舟公開賽(上海·普陀站);區域級賽事有長三角都市龍舟邀請賽、兩岸四地龍舟交流活動;市級賽事有上海市民龍舟大賽、上海市職工龍舟大賽、上海市學生龍文化全能賽龍舟賽、上海市颯爽巾幗鳳舟賽。區級和大型企業(集團)級賽事更是不勝枚舉。

  推廣龍舟運動,缺不了專業人士的輔佐和支持。上海市龍舟協會多年來開設龍舟教練、舵手培訓班,培訓對象集中在中、高校教師。此外,市龍舟協會還對一級裁判員與各類專業教練員進行注册登記,為一些市級、區級賽事裁判員的統一選派創造條件。

  如今,龍舟運動逐漸成為許多上海市民生活的一部分。金山區山陽鎮,龍舟傳統已經延續了18年,村村都有自己的龍舟隊,每年鎮裡會定期舉辦龍舟賽事。“每年快到端午,村民們都在詢問龍舟賽的舉辦資訊,就仿佛是時候到了,參賽的感覺自己湧上來了。”

  更多觀眾,更靚舞臺

  剛剛過去的週末,各項龍舟賽事遭遇大雨,但比賽沒有停,觀眾也沒有走——隊員在雨中作戰,鼓聲震天、水花四濺,岸上,熱情的觀眾打著傘為健兒加油喝彩。

  家門口享受一場景觀體育賽事,感受一下速度與激情,正逐漸成為上海市民追捧的“日常”。這正得益於“一江一河”公共空間的貫通開放,水上賽事活動迎來最佳“看臺”。

  中國龍舟公開賽(上海·普陀站)的終點夢清園水域,是“蘇河十八灣”中最大的活水公園,公園內有親水平臺、竹林、健身步道等,宛然一道靚麗的蘇河景觀廊。“這裡空氣清新,鳥語花香,我每天都要來這裡的健身步道走幾圈。”市民張阿姨當天散步之餘,觀賞了激烈的龍舟賽,她笑著說希望這樣的“福利”以後能越來越多。

  申城的龍舟運動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通過嶄新的賽道在市民中傳承,從古樸走向了潮流、從延續走向了創新,成了上海打造軟實力的一部分,而廣大市民也最終是這一軟實力的受益者。

标签: 龍舟 賽龍舟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