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鐵三十而立,1000公里藍圖繪就

上海 37℃ 0
摘要:昨天上午,慶祝上海地鐵運營30周年系列活動在上海軌道交通梅隴基地舉行。全部項目建成通車後,上海地鐵將形成運營里程超過1000公里、640餘座車站的龐大軌道交通網絡。

上海軌交梅隴基地停靠著最早一批01A01型108號列車,該列車1993年投運.jpeg

上海軌交梅隴基地停靠著最早一批01A01型108號列車,該列車1993年投運。孟雨涵攝

  記者束涵

  昨天上午,慶祝上海地鐵運營30周年系列活動在上海軌道交通梅隴基地舉行。記者從活動現場獲悉,今年首個捷運新線項目——13號線東延伸工程正式開工,上海地鐵應急指揮體系及智慧維保體系先後亮相,車輛數位化運維管理中心正式啟用。

  “十四五”期間,上海地鐵陸續啟動248公里、超過130座車站的新一輪建設,建設規模及强度將再次超越歷史。全部項目建成通車後,上海地鐵將形成運營里程超過1000公里、640餘座車站的龐大軌道交通網絡。

  在給乘客帶來便捷乘坐體驗的同時,超大規模軌道交通網絡也對運營安全和設備維護提出了巨大挑戰。以數位化賦能為特點,上海地鐵在活動現場介紹了捷運應急指揮體系、智慧維保體系和車輛數位化運維管理中心。

  上海地鐵應急指揮體系是應對突發狀況的“神經中樞”,通過建立涵蓋行車、客運、搶修、資訊發佈等四方面的周密應急預案,構建起高效的“現場—線路—線網”三級應急指揮架構,有效處置突發事件,確保捷運運營安全。

  上海地鐵智慧維保體系是以智能化、數位化為頂層設計理念,依託物聯網、雲平臺、大數據等資訊技術建立的平臺。在其覈心專業中,已經形成了80餘項基於場景的感知科技,如列車檢修採用“機器視覺科技”後頻次可新增4倍、通號專業系統診斷和預警準確性超過95%、智慧化變電站大幅增加巡檢頻率、供電可靠性提升30%等。

  當天正式啟用的車輛數位化運維管理中心,融合了車輛專業的狀態監控中心、運維支持中心、生產調度中心、車場管理中心、應急指揮中心等五大功能,以數位化手段提升車輛專業管理水准,提高故障響應能力,構建起列車運維和車場管理的“智慧大腦”。

  在梅隴基地的牆面上,上海地鐵複刻了“人民捷運人民建,為民之舉靠人民”的標語,重現了1993年捷運1號線南段順利通車時的場景。小月臺旁,停靠著最早一批01A01型108號列車。曾經參與過1號線建設的5比特捷運老員工走下列車,向設計、建設、維保、客服、司機領域的5比特年輕人,贈送了曾經使用過的鋼筆、手電筒、站長臂章、五星司機徽章和觸網零件,勉勵他們傳承地鐵精神。

  此外,經過數月籌備與施工,位於龍陽路站的“印象捷運”公共藝術裝置完成更新。此次“印象捷運”公共藝術裝置在初代“捷運眼”的設計基礎上重新構思,以“印象·光影”為設計主題,通過400餘張精選照片向來往乘客講述上海地鐵櫛風沐雨、砥礪前行的故事。

标签: 捷運 民生 交通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