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高原綠:荒山轉“青”滿眼翠

陕西 35℃ 0
摘要:去年8月,有“水中大熊猫”之稱的桃花水母首次“現身”延安。在延安市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領導小組會議上,宜川縣委副書記、縣長薛延飛說。

天藍水碧山疊翠的延安美景。 

五月,太陽直射點向北緩緩移動,黃土高原上的“綠芯”囙此顏色更深,仿佛蘊含著無盡能量。

近年來,延安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讓紅色聖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讓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永續的綠色福祉。

■高原綠色版圖色澤更加濃重

連日來,宜川縣“懸崖造林隊”在網絡上持續“刷屏”。2012年以來,隊長王永紅帶著隊員們數年如一日,用繩拴腰垂直懸吊在陡峭崖壁上,背土運水,想盡一切辦法壘坑種樹,在水土極易流失的宜川縣黃河西岸懸崖、陡坡等生態脆弱區,種下1萬多畝樹木。

如今,他們種下的很多小樹苗已長成參天大樹,在滿目蒼翠、綠意蔥蘢中守護著奔流不息的母親河。

但“王永紅們”看不得黃河岸邊滿眼綠中的哪怕一點點光禿。他們說:“哪怕還有一寸荒山,我們都要把種樹進行到底。”

“下一場大雨剝一層皮,發一回山水滿溝泥。”作為全國“退耕還林第一市”,延安曾是全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退耕還林前,每年有2.58億噸泥沙從延安沖入黃河,占入黃泥沙總量的六分之一。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在前期治理的基礎上,延安人用延安精神迅速在這片黃土地上掀起一場波瀾壯闊的“綠色革命”。無數支造綠植綠護綠守綠隊伍,默默在黃土地上接續奮鬥,讓延安大地實現了由黃到綠的歷史性轉變。

延安市累計完成退耕還林千萬餘畝,僅2016年以來就完成營造林569萬畝,義務植樹5000多萬株,森林覆蓋率達53.07%,植被覆蓋度升至81.3%;年入黃河泥沙量由過去的2.58億噸减少到0.31億噸,降幅達88%;生物多樣性更加明顯。陝西子午嶺林區華北豹野生種群達110多只,成為華北豹種群全國最密集區域,褐馬雞、原麝、黑鸛等珍稀野生動物數量不斷增加。

■藍天碧水淨土成為觸手可及的福祉

暖風習習,芳草萋萋。傍晚時分,延河兩岸,風吹細柳、水潤嬌花,景致美不勝收。綠色休閒廊道上,人們或三五成群悠然散步,或靜坐水邊看鳥觀魚,好不樂哉。

“水暖了,清亮亮的,能看見好些比媽媽的手還長的魚在水裏歡快地遊呢!”延安市民劉海燕帶著女兒在楊家嶺大橋下的延河邊散步,小姑娘看著水中的遊魚高興得又笑又跳。向北不遠處的水域中,一群不知名的鳥兒正在水面上淩波起舞。

你保護生態,生態也會回饋你。

去年8月,有“水中大熊猫”之稱的桃花水母首次“現身”延安。這種對水環境要求極高的世界珍稀水生物種,在延安黃河引水工程的應急調蓄水庫中輕盈躍動,其背後是延安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和黃河流域延安段水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的顯著成效。

為護一泓清水,為現黃河安瀾,延安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全面啟動黃河流域延安段入河排污口整治專項行動,狠抓延河綜合治理,深入開展水污染防治攻堅戰,按照“一斷一策”達標治理措施,規範全市554個入河排污口動態管理台賬,持續推進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確保問題排污口“動態清零”。“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成了延安常態美景。

2014年,延安開始實行空氣品質新標準,狠抓工業源源頭管控,逐步推進熱源並網、鍋爐拆改、清潔取暖,不斷強化移動源動態治理……2017年313天,2018年315天,2019年323天,2020年339天,2021年325天,2022年329天……“聖地藍”成為延安又一張名片。

■高品質發展“綠色”動力更足

“將二氧化碳注入地層,可以補充儲層能量,提高油井產量。”在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現場,杏子川採油廠化38注氣站站長白成軍介紹。

2021年5月,杏子川採油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一期項目建成投用,年可封存利用二氧化碳10萬噸。項目變“碳”為寶,在提升生產效益的同時,為“雙碳”目標的實現作出了積極貢獻。

圍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延安積極推進煤電、裝備製造等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安塞區的二氧化碳驅油與封存項目等一批綠色轉型項目建成投產,陝煤黃陵店頭電廠、延長石油富縣電廠、大唐延安電廠即將建成投產,陝皖通道建設方案獲批……

光伏、風電新能源裝機容量達到333萬千瓦,陝湖一期配套共亯新型儲能示範專案等綠色儲能項目加快推進,萬元GDP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9.77%。延安還在全省率先開啟森林碳匯計量、開發、包裝和交易,第一監測期預計可减排量為228萬噸,預計產生碳匯收益1億元。

在位於黃河中游的宜川縣,黃河自北向南流經縣域4個鄉鎮12個村組,全長60.09公里。宜川縣境內有6條入黃一級支流,流域面積覆蓋縣域全境。2016年10月,國務院批復將宜川縣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我們堅持從縣域經濟實際出發,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發展產業,確立了以黃河文化旅遊為主的旅遊業和以蘋果、食用菌為主的特色現代農業兩大主導產業,以及以清潔能源和新能源開發利用為主的新型工業,力爭講好黃河故事,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准,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在延安市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領導小組會議上,宜川縣委副書記、縣長薛延飛說。

新時代,新征程,新奮鬥。延安將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永續、更為安全的發展,讓綠色成為美麗延安最鮮明、最厚重、最牢靠的底色,讓延安人民在綠水青山中共亯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記者:王姿頤通訊員:劉彥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