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至5月8日,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齊聚漢中,開展了為期13天的漢中天坑群第八次國際聯合科考。這個具有世界級資源稟賦的地質遺跡又一次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自2016年11月陝西省政府宣佈在漢中發現世界級天坑群以來,陝西省和漢中市相關部門組織持續開展漢中天坑群綜合調查研究,加强漢中天坑群遺跡資源保護利用,提升漢中天坑群國際影響力,助力地方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震驚地質界的發現
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中寫道:“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漢中天坑群作為國內最大的天坑群,在2016年終於等來了屬於它的“有志者”。
2016年4月,陝西省地質調查院工作人員通過一張衛星照片,使用遙感解譯分析、無人機航拍等管道,初步發現了天坑。
經過幾個月實地考察,2016年10月28日,陝西省相關部門邀請國內外業界頂級專家,對漢中天坑群發現成果進行階段性評審。專家們一致認為,漢中天坑群典型性、稀有性、觀賞性、完整性以及可保護性等資源稟賦優异,達到世界級地質遺跡的標準。
漢中天坑群地質遺跡資源主要分佈在漢中市南鄭區小南海鎮、西鄉縣駱家壩鎮、甯強縣禪家岩鎮、鎮巴縣三元鎮等4個區域,面積約5019平方公里。其中,天坑資源55處,包含超級天坑2處、大型天坑7處。4個地區天坑群各具特色,形成相對獨立的天坑群景觀區,總體構成東西約200公里、南北110公里的岩溶地貌景觀帶。
據悉,因受到地球板塊構造運動、氣候等因素影響,全世界之前發現的天坑均位於南緯、北緯31度之間,而漢中天坑群卻分佈在北緯32度到33度之間,這是濕潤熱帶、亞熱帶岩溶地貌區最北界首次發現的大型天坑群,填補了世界岩溶地質研究空白。
“漢中天坑群是我國三大天坑洞穴系統之一,也是國內最高緯度的大型天坑群,因其極高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被《中國國家地理》譽為‘二十一世紀地理大發現’。”漢中市天坑群地質遺跡保護利用中心主任肖義恩說。
■逐漸深入的科考
“我提議將漢中天坑群洞穴系統列入中國六大名洞……”5月8日,在以“漢中天坑群文化、生態、社會價值與保護利用研究”為主題的漢中天坑群第八次國際聯合科考學術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盧耀如的提議得到在場中外專家學者的熱烈回應。這個提議源於盧耀如院士在此次聯合科考中的觀察和思考。
據悉,本次科考隊深入南鄭小南海、鎮巴三元地區的典型天坑洞穴,運用衛星遙感、同位素測年、示踪探測和“空—地—洞”三位一體化的科技手段,聚焦小南海三階段探測、地層古生物化石調查研究、世界級公園建設可行性研究等12個專題,為後續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翔實的基礎數據。
“漢中天坑群具有完整的岩溶系統、優美的生態環境、獨特的景觀價值,我建議加强智慧洞穴探測、岩溶地下水系統監測等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加快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以漢中天坑群洞穴系統列入中國六大名洞為契機,申報國家公園和世界地質遺產地,積極籌備召開國際洞穴大會。”盧耀如說。
“此次聯合科考開展的12項專題,學科覆蓋面廣、學術水準高,考察成果將為挖掘漢中天坑群自然、文化、生態、社會價值,推進天坑群保護利用研究等提供基礎資訊,支撐服務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肖義恩說。
■在保護中利用
因為天坑特殊的地理環境,遊玩“門檻”較高,所以大多數天坑都是“養在深閨人未識”。今年抖音上的一則視頻,讓位於甯強縣禪家岩鎮的地洞河天坑火出了圈,也為禪家岩鎮的村民帶來一條致富的新路。
地洞河天坑被國際著名洞穴探險家、法國洞穴聯盟秘書長讓·波塔西讚譽為“世界上最美的天坑”。禪家岩鎮火石子村村民王樹瓊家就位於地洞河天坑的入口處。2016年,他曾為第一批科考隊擔任嚮導,帶領他們穿越地洞河天坑。之後,每年都有遊客慕名而來,找他做嚮導。
今年“五一”假期,王樹瓊和兒子王安虎在家門口開了一家名為“山水印象”的農家樂,為遊客提供住宿和餐飲服務。王樹瓊家的農家樂主打惠民:一間房子一天住宿費100元,不限制住宿人數,自家釀的酒免費喝,家裡的零食隨便吃。“我為遊客帶路、開農家樂,都不是為了賺錢。我只想讓更多的人來到我們這裡、瞭解這裡。人多了,村民致富的途徑就多了,也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創業。”王樹瓊說。
如今,王樹瓊的心願實現了一半,兒子已經决定留下來,和他一起經營這個農家樂。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王安虎一樣選擇留在家鄉、建設家鄉。
“‘五一’假期,鎮上的3家農家樂共接待遊客200餘人次,來天坑遊玩探險的人數達3600餘人。”禪家岩鎮鎮長畢旭陽介紹。為提升遊客遊玩體驗感,禪家岩鎮正在加緊對通往天坑的步道進行施工,同時將開發天坑攀岩線路20條,預計7月底完工。
“漢中天坑群合理開發利用也是本次科考活動的重點之一。我們要圍繞‘人—地’可持續發展迴圈路徑和共同富裕模式的構建,立足漢中天坑群生態保護的現實需求和發展階段,繼續開展漢中天坑群基礎性、前瞻性和綜合性研究工作,助力漢中發展以生態旅遊為主體的漢中天坑群旅遊產業,將漢中天坑群打造成集生態旅遊、科考旅遊、研學旅遊等於一體的世界級旅遊目的地。”陝西省地質調查院黨委書記、二級教授洪增林說。
“我們要在充分運用多次國際聯合科考成果的基礎上,對天坑、地縫、峰叢等地質資源的生態價值、科考價值、教育價值、旅遊價值等進行科學評估,嚴格保護資源,合理確定近、中、遠三個層次的開發內容,全力以赴把這一十分珍貴、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保護好。”肖義恩說。(記者:楊露雅通訊員:李弋戈何娜)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