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企的國際化和外資車企的本土化正形成雙向奔赴中國汽車展現強勁競爭態勢

上海 50℃ 0
摘要:“重新認識中國汽車”作為今年全球第一場A級車展,上海車展成為世界重新審視中國汽車行業的一面鏡子。中國車企的國際化和外資車企的本土化正形成雙向奔赴。

  記者俱鶴飛吳丹璐

  歷時10天,2023上海車展今天閉幕。本届車展以“擁抱汽車行業新時代”為主題,展出面積超36萬平方米,展示車輛1413臺,全球首發車及概念車型超150臺,中國車企新能源車型占到半數以上。

  以前跨國車企總是車展的“主角”,但今年有些不一樣。比亞迪、蔚來等中國車成為車展最熱門的展臺之一,跨國車企開始認真研究“中國研發科技”。上海車展落下帷幕,但汽車行業的“新時代”或許才剛剛開幕。

  “重新認識中國汽車”

  作為今年全球第一場A級車展,上海車展成為世界重新審視中國汽車行業的一面鏡子。寶馬中國市場部副總裁夏輝說:“高管們全都睜大了眼睛,因為中國汽車近年來發展迅速,湧現了一些他們不知道的品牌。”

  寶馬集團董事會成員“包機”看展,福斯汽車總部甚至包下兩架飛機。還有人在比亞迪和賓士兩家公司共同成立的新能源品牌“騰勢”的車裏,看到了梅賽德斯-賓士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的身影。

  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周敏浩說,自籌辦起,上海車展就得到了海內外車企總部的高度重視,他們希望通過今年上海車展的平臺,去重新認識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重新瞭解中國消費者的喜好,從而更好地調整戰畧發展方向和研發方向。

  感同身受的還有采埃孚集團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柯皓哲,“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創新中心,我們將與中國一起,走在全球科技的前沿。我們對中國市場有長期承諾,將繼續加大投資力度。”柯皓哲說。現在采埃孚集團董事會6名成員中,4人彙聚上海。

  與中國汽車工業共成長

  上海車展記錄了許多中國汽車工業的“首次”:首輛合資桑塔納、首輛國產概念車“麒麟”、首次通過國際博覽聯盟(UFI)認證……

  今天如果瀏覽外國媒體對上海車展的報導,可以發現,上海車展被冠上了全球最大車展的名號。今年上海車展共有1000餘家企業參加,發佈93臺全球首發車,召開150場新聞發佈會。不僅普通消費者關注,專業人士更關注。日本《讀賣新聞》用“全球汽車製造商都在望向上海車展”來描述本次車展的火熱場景。

  不同以往,這一次車展更多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中國品牌身上。“這說明中國汽車依靠先發優勢,現在正在努力轉變成競爭優勢。”同濟大學汽車學院副教授王寧表示。

  “上海車展的成長,就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成長。”周敏浩說,上海車展發展到今天的水准,印證了中國汽車企業的發展,也說明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中國汽車消費的成長,“上海車展在創辦之初更像一個中國看世界的視窗,現在逐步成了一個世界看中國的視窗。”

  擁抱汽車產業新時代

  上届車展的主題是“擁抱變化”,本届變為“擁抱汽車產業新時代”。這個“新時代”可以理解為以新能源車為主導的新時代、以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為導向的新時代,以及以數位化、智能化、綠色化引領技術革新的新時代。

  當一個新的時代來臨,產業必將迎來大變局。在內燃機研發停滯多年後,隨著電動智能化的發展,汽車產業重新回到創新驅動的時代。車展上源源不斷出現的新品牌,讓中國市場成為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這將推動汽車行業發展不斷加快,讓汽車的創新速度和維度不斷超越想像。

  傳統產業鏈正在被打破重組。今年車展零部件企業數量明顯增多。上海車展自上届開始特別設定汽車科技與供應鏈展館,本届展館數量從上届的兩個新增至三個,本土零部件企業參與度進一步提高。芯馳科技CEO程泰毅說,“我們正處於汽車智能化的飛躍時期,車廠、一級供應商、晶片企業正從單純的供應關係走向共同規劃、共同定義、共同開發的共贏合作方式。”

  傳統汽車消費市場也將迎來洗牌。本届車展上,不少自主品牌都發佈了出海計畫,中國車企正在全球佈局,“出海”管道也在變得多樣化,從產品、科技甚至是價值鏈環節均具備了一定的品牌競爭力;另一邊,外資企業也開始把全球戰畧放到上海車展,針對中國市場發佈的專屬產品和科技越來越多,這表明中國汽車市場正日益成熟、中國的汽車市場越來越重要。

  中國車企的國際化和外資車企的本土化正形成雙向奔赴。新時代來臨,中國汽車產業的國際化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這還只是一個起點。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