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任翀
最近,網紅竹筒奶茶“翻車”:浙江杭州塘棲古鎮的一家奶茶店被發現使用衛生情况堪憂的竹筒,現時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已立案調查,涉事奶茶店也已停業。
不過,其他地區、門店的竹筒奶茶仍在正常經營,這些竹筒奶茶就安全嗎?記者發現,竹筒奶茶從包裝進貨開始,就存在安全隱患。
一次性使用就乾淨?
近期,上海的部分古鎮也出現了竹筒奶茶。其中,既有連鎖茶飲品牌推出的都市限定款,也有獨立品牌的新品。青翠的竹筒整整齊齊疊放在櫃檯上,儼然成了招牌。竹筒上的標籤或是“上海”,或是景點名稱。
這類竹筒奶茶大同小异:竹筒裏是茶飲,上面有厚厚的忌廉,撒上堅果等裝潢。消費者選購後,第一件事往往是拍照打卡。但對於這些竹筒的衛生情况,消費者不清楚,商家也不明說。
對於店鋪內竹筒的來源和衛生情况,商家有的敷衍“老闆統一進貨的,我們不管”,有的信誓旦旦“竹筒是天然產品,一次性使用很衛生”,還有的表示“裝飲料前會沖洗一下”等。
有灰洗洗就能用?
雖然商家不說,但竹筒奶茶的包裝竹筒杯的來源並不是秘密。眼下,在電商平臺就有成千上百家賣竹筒杯的商家,一些賣得好的店鋪單月訂單量過萬,很多奶茶經營者是從這些店鋪進貨。記者聯系了多家賣竹筒杯的店鋪,問及衛生情况,銷售人員表示“與我無關”。多名賣家說,竹筒杯是客戶下單後現砍現制,可定制杯身高低、筒徑大小,但賣家不提供,也沒有與食品安全有關的證明材料。
不過,也有客服表示,竹筒杯的衛生情况得經營者自己負責,“發貨的竹筒杯裏有竹衣,還有一點灰,得使用者自己清洗”。是否有店鋪提供清洗消毒呢?記者詢問多家店鋪,有客服解釋稱:“不能提前洗,因為洗了以後容易發黴,建議使用前洗一下。”
食品安全法對經營者使用的食品包裝資料、容器等有明確規定,餐具、飲具等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應當洗淨、消毒;直接入口的食品應當使用無毒、清潔的包裝材料、餐具、飲具和容器;銷售無包裝的直接入口食品時,應當使用無毒、清潔的容器、售貨工具和設備。
“現砍現制”“有灰未清洗消毒”的竹筒杯,顯然不符合法律法規。
換個包裝,身價倍增
調查還發現,除了竹筒杯本身存在衛生隱患外,這一新包裝給商家帶去的經濟效益非常可觀。在同一家店,不用竹筒包裝的茶飲定價只有使用竹筒包裝的一半。竹筒杯這一包裝雖有創意價值,但衛生安全是食品服務的底線。
對商家而言,竹筒奶茶“翻車”也值得思考。竹筒奶茶之所以會火,是因為它具備了網紅產品的特點——有社交内容,適合拍照分享;門檻低,可以迅速複製推廣。但它的缺陷也很明顯——既有衛生隱患,又缺乏後續創新空間。眼下,很多消費者已對竹筒包裝審美疲勞,加上又爆出食品安全事件,竹筒奶茶掀起的熱潮很可能即將過去。這時,商家有必要想一想,是不顧食品安全、追逐並不長久的網紅效應,還是在守住食品安全底線的基礎上,穩紮穩打創新?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