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背後是人民城市建設理念——海黃浦江岸商務空間系列調查(下)

上海 42℃ 0
摘要:如今的前灘,531萬平方米的規劃面積已建成67%。西岸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加减之間,足以透視一座城市“生長”背後的建設理念。

  記者舒抒周楠杜晨薇

  如今,人們來徐匯濱江、浦東前灘、虹口北外灘,第一印象一定是車水馬龍、人頭攢動。人們選擇在這裡生產、生活,並反過來推動著區域功能的塑造,使得一片片“都市新空間”迅速被市場和市民接納。這些年,快速發展的上海黃浦江岸商務空間,承載了新的產業,也承載了新的人口。

  配套先行,向上向下要空間

  前灘是上海繼小陸家嘴開發之後,第二次大規模使用國際智慧的項目。當時,陸家嘴集團請來許多國際上高水准的事務所為前灘做規劃。

  規劃首先要全力彌補小陸家嘴地區出現的步行交通網絡不合理、缺少大型公共活動空間、沒有居住功能等方面的短板,更重要的,是吸取全球的新興商務區建設經驗,堅持配套先行,强化以人為本的導向。

  “前灘是國內商務區建設中最早堅持小尺度街區開發的項目之一。”陸家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而進說,走在前灘,很多人都覺得它很適合步行,樓與樓的關係非常密切,人與商業的連接、公共交通的連接,也都非常便利。

  在徐匯濱江的開發方西岸集團看來,徐匯濱江最大的特點是互聯互通性。如今從國際傳媒港的央視大樓出發,沿二層連廊,經過麥當勞中國總部就能抵達湖南衛視。重視都市“第二地面”的打造,不僅為人提供了最大的行走舒適感,也和地表交通系統形成充分的協同。

  當然,向上向下要空間,解决的不僅是單純的交通問題,也包括都市的複合功能提升。

  北外灘正在建造上海未來最長的都市連廊,每一棟樓宇都能與地下空間、地面慢行區以及全長4.5公里的二層連廊相連通;上海中心城區未來最大的一體化地下空間開發也在這裡,近90萬平方米的地下空間將打造休閒商業、體育、展覽中心以及地下車行路網、智慧停車場、能源中心。

  都市配套在開發領域的從業者看來,是一個都市賴以成型的基座。虹口北外灘有一個提法,叫“收儲即出讓、出讓即開工、竣工交付之日就是招商完成之時”。一些本地幹部透露,緊追猛趕,是為了抓住機遇,儘快出形象,出效益。“因為只有早點把配套做起來,功能完善了,人群才會聚集過來。”

  “前灘還是一片荒地的時候,我們就集中力量先把28條道路建起來,轄區內3個公園基本完工,對外承諾的國際教育、高品質公立教育也全面動工。外商來考察,看到我們的道路、橋樑、綠化、景觀都已基本完成,確定我們是真的按照規劃方案做事情,才有了前來發展的信心。”徐而進說。

  如今的前灘,531萬平方米的規劃面積已建成67%。開發初期定下的“集聚2.5萬人的居住人口、創造10萬個工作崗位”兩個目標,前者已完成,後者正加速實現。

  地塊開發,一張藍圖幹到底

  上海世博會後,徐匯區啟動了濱江地區的整體設計和國際方案論證。當時,以怎樣的開發管道確保規劃的高品質落地,是政府、市場各方討論的重點。

  徐匯最終選擇的開發方案,處處體現了“一張藍圖幹到底”的導向:樓宇基本堅持“產業組團”模式;兩棟外資——西岸金融城和星揚西岸,分別交給兩個具有超强綜合開發實力的都市運營商;覈心樓宇西岸智塔,整個交由區屬國企西岸集團開發運營。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小到延時空調費、裝修補貼、白領食堂,大到政策服務、產業基金匹配,我們都能為在地企業和白領提供貼心的屬地化服務和幫助,也能確保從開發到運營的品質從一而終。”西岸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要想確保推動區域開發品質和進度‘雙控’,一體化運作是十分必要的。”在北外灘開發辦主任程軍看來,一個地塊的開發是否成功,從規劃到落地“不走樣”是一個基本要求,從行政層面看,就是要有“一張藍圖幹到底”的决心和機制保障。

  近年來,北外灘創新土地出讓綜合約定,在出讓合同中“帶附加圖則、帶設計要求、帶綠色建築標準、含地下空間、含二層連廊、含交通優化”,目的就是保證每一個地塊的建設與區域整體規劃相符。

  前灘的開發模式則更加“簡化”,一次成型,一二級開發全程聯動,始終按照前灘這張圖紙“施工”。

  “至於具體的專案開發,可以邀請專業的合作夥伴共同完成。”前灘開發的一比特知情人士介紹,前灘2012年與太古集團的合作後,次年又與鐵獅門確定合作關係,借助外資的招商優勢,相繼有了晶耀前灘和太古裏兩個商業標杆。

  再後來,前灘又邀請信德來打造文化演藝中心,邀請香格里拉、雅辰飯店、金普敦等國際一流的飯店一同營造商務氛圍。“好的戰略合作夥伴,可以彌補開發主體自身能力的不足。一個成功的區域開發商,不能什麼事情都自己來做,但要廣泛參與,對全域嚴格把控。”

  現時,為了保證地塊後續的運營管理高品質,北外灘採取了政府主導、辦企合一、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徐匯濱江創新推出“管辦結合”架構,由徐匯濱江管委辦統籌協調、西岸集團具體落實,實現政府引導和市場主導。

  空間加減法裏,透視城建理念

  2021年6月,北外灘區域成片二級以下舊裏徵收全部完成,當地一些老百姓的居住水准自此得到改善,虹口也迅速騰出大幅可供轉型地塊。

  與徐匯濱江、前灘略有不同,北外灘擁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保存著豐富的市民共同記憶,城市功能提升之前,不能不先做空間的減法。加减之間,足以透視一座城市“生長”背後的建設理念。

  “白玉蘭廣場和北外灘來福士都是在曾經的舊改地塊上拔地而起的。”程軍介紹,過去4年裏,北外灘舊改涉及6.5萬居住人口。這些地塊居住密度降低,而商務密度增大。

  “這是一個人口結構變化的過程,也是產業進一步向產業鏈高端環節和服務鏈高價值區段邁進的過程。未來,北外灘將有30萬商務人口、7萬居住人口在這裡工作居住。當然,今天的規劃和建設,還要至少為未來10年乃至更長時間預留空間和功能可能性。”程軍說,處在騰籠換鳥建設週期的北外灘,儘管當前沒那麼熱鬧,卻未來可期。

  預計今年內,一座能容納1700名觀眾的專業劇院即將竣工。作為北上海內環內最大的專業大劇院,彙聚海內外知名劇碼,有望成為白領們喜聞樂見的文化新地標。此外,百年歷史建築禮查飯店、如今的中國證券博物館,也開始舉行虹口原創音樂會。

  今天在徐匯濱江,不少白領都對西岸美術館大道的夜場開放時間和購票通路如數家珍。西岸美術館、龍美術館、油罐藝術中心……沿江11.4公里岸線彙聚超過10家美術館和畫廊,讓下班後去逛夜場美術館成為全新的休閒生活管道。

  最快在今年3月,徐匯濱江將重啓西岸雙層巴士;前灘在年內將迎來金普頓飯店開業,後年則迎來華爾道夫飯店的重磅亮相;年內上海華貿中心即將開工,北外灘又一世界級的商務地標已按下啟動鍵……

  隨著各類人口的導入,新興商務區也要設法解决都市發展帶來的挑戰。以現時商務區普遍遭遇的“職住平衡”問題為例,陸家嘴集團在前灘推出1200套租賃住宅,企業員工的子女也有機會獲取優質的教育資源;北外灘77街坊高品質租賃公寓項目已完成50%地上主體結構,預計2024年交付開業;西岸將啟動職住平衡、交通路網、功能配套等研究,為企業員工匹配徐浦大橋周邊價格適中的人才公寓,盡可能滿足不同梯度人才的居住需求。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