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璽撼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二階段會議正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召開。作為中國代表團中唯一的都市代表,上海代表團將於當地時間12月14日舉辦上海日主題展示,向世界展示、傳播上海的生態文明建設探索和實踐成果。昨天,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劇透”了上海日主題展示的內容,主要涉及都市生態建設、河口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綠色發展、應對氣候變化、落實雙碳戰畧等方面。
大會上即將播放的上海日主題展示宣傳片中,“一江一河”是高頻出現的靚麗風景。現時,黃浦江兩岸正成為連續貫通里程最長、都市更新區域最大、城市功能最豐富的世界級濱水區。同時,除個別區段和點比特外,蘇州河兩岸42公里濱水岸線已基本貫通開放。在此帶動下,上海全力推動都市更新及公園綠地建設,比如正在建設的環城生態公園帶和“千園之城”項目,打造“藍綠交織”的都市生態網絡,為都市生物多樣性夯實基礎。截至目前,上海公園數量從2011年的153座新增到了2021年的532座,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8.8平方米,金山廊下等7座郊野公園相繼建成開放,230座街心花園為市民提供了身邊的精緻生態空間,實現“園在城中”到“城在園中”的轉變。
和上海結下不解之緣的候鳥,也在大會上擔任了上海生物多樣性的代言人。截至2021年底,上海記錄在册的野鳥種類達到516種,占全國鳥類種類數的35.7%,鳥類多樣性在世界特大城市中名列前茅。每年,有上千萬只水鳥沿著東亞的海岸線遷徙。上海所在的長江口,正好位於這條遷徙路線的中點,使上海成為候鳥特別是遷徙水鳥的重要中轉站。現時,上海地區有記錄的水鳥物種占全國水鳥種數的80%,主要包括雁鴨類、鶴類、鷺類和鴴鷸類。珍稀瀕危鳥類白頭鶴、小天鹅在上海都有穩定的越冬種群。除了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吸引鳥兒的還有上海廣袤的濕地。上海濕地面積達46.46萬公頃,占到國土面積的43.15%,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比例在我國各省級組織中位於前列。
上海於2013年9月29日啟動的崇明東灘生態修復項目,則是上海在生態修復上不懈努力的典型代表。該項目實施區域內外來入侵物種互花米草滅除率達95%以上,土著物種蘆葦、海三棱藨草等逐步恢復,鳥類種群數量顯著增加。2017年至2019年的連續監測資料顯示,東方白鸛、小天鹅、鴻雁、黑嘴鷗、黑脸琵鷺等10餘種珍稀瀕危鳥類在工程區域棲息。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