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南公園內的千年古銀杏園是一座園中園,內有一棵上千歲的古銀杏。陳璽撼攝
記者陳璽撼
冬日暖陽下,浦東新區涇南公園東北角的千年古銀杏披著金燦燦的“冬衣”,成為令人矚目的焦點。記者昨天從上海市綠化管理指導站獲悉,隨著浦東新區古銀杏園正式建成開放,上海現時已建成5座市級古樹公園。其他4座已建成的市級古樹公園是浦東新區的古蠟梅園、奉賢區的三桑公園、松江區的千年古銀杏園、嘉定區的紫氣東來公園。
涇南公園建成“園中園”
“為古樹建公園真是個好主意,既能進一步保護古樹,又能讓古樹‘說話’,增進人與自然的交流。”古銀杏認養組織上海浦東聯洋新社區服務社負責人陳平如告訴記者,建於2001年12月的涇南公園就是保護古樹的產物。在當時相關規劃已經製定的情况下,屬地據理力爭,加上開發商積極配合,才有了涇南公園如今2.2萬平方米的占地面積,據稱比原規劃面積大了7倍多。
隨著時間推移,公園內一些設施嚴重老化,原本的設計風格也難以滿足人們對與古樹交流的渴望。這次建成的古銀杏園屬於涇南公園的園中園。和之前相比,古銀杏園對古銀杏周邊的土壤、植物和旱溪進行了升級改造,撤掉之前靠近樹幹的內層圍欄,人們不僅可以無死角地觀賞古銀杏,還可以觀賞周邊美景——毛鵑、染井吉野櫻、美人蕉、鳶尾、紫荊、紫薇、雞爪槭、紅梅等新種植的景觀植物。
“更重要的是,這座園中園讓更多人瞭解這株古銀杏,這是激發公眾參與古樹保護的重要前提。”浦東新區綠化管理事務中心工程師倪衛國表示,涇南公園這株古銀杏大有來頭,它的古樹編號為“0003”,是全市1600多株古樹名木的“三姐”(該樹為雌性),更是上海現時唯一一株位於市區的千年古樹。
普及推廣上海“活文物”
從1993年開始,這株古銀杏經歷了一系列考驗:先是樹北的小河被填,修建了羽山路,古樹的根系部分被破壞,天然排水系統被隔斷;再是絡繹不絕的香客總是圍繞古樹燒香,樹四周的土地被香燭油滲入,加上人為踩踏,土壤嚴重板結,讓古樹“呼吸”困難。
眼見原先枝葉繁茂、蒼勁挺拔的古樹日漸衰弱,當地群眾急了。“我從小到大都在洋涇,上了歲數的居民都知道這株古樹。”陳平如坦言,“三姐”在很多人眼中就是洋涇的代表,問題通過媒體曝光後,上海古樹管理部門、地方政府和許多熱心的居民志願者都參與了古樹保護。經過近十年的搶救和精心養護,古樹才得以復蘇。
“古樹復壯不易,我們會把市民齊心協力保護‘三姐’的故事製作成二維碼,告訴後來人。”倪衛國表示,古樹公園很重要的一項使命就是普及推廣上海“活文物”——古樹名木的歷史文化。
此後,綠化部門還將鼓勵市民羣衆認養古樹,發動志願者參與古樹的日常管養,雖然他們可能在專業知識上有所欠缺,但可以對古樹肉眼可見的狀態進行檢視,發現問題,及時提醒園藝師盡早介入,提高管養效率,進一步增進人們與古樹的情感。
古樹是瞭解社會歷史行程的“活檔案”,專門為它們建公園,是都市溫度的體現,彰顯人們對都市的歸屬感和對歷史文脈、鄉土文化的尊重。“打造古樹公園,是古樹保護理念的一種創新。”上海市綠化管理指導站副站長陳志華表示,“十四五”期間,上海力爭打造10座市級古樹公園。為此,上海專門製定了古樹名木公園建設標準,明確保護優先、合理利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等原則。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