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水稻碳匯功能測定,探索低碳化種植路徑橫沙島上“碳路者”悄然佈局未來

上海 62℃ 0
摘要:在那裡,水稻會被折開,隨後開展一系列關於水稻碳匯功能的測定實驗。除了不斷陞級更新基礎設施、提升居民綠色生活理念外,一批先行先試的“碳路者”已在橫沙悄然佈局未來,做足準備搶佔“雙碳”新賽道。

  見習記者沈思怡記者茅冠隽

  橫沙島富民村一塊稻田邊,26歲的李金敏俯身將一根金黃飽滿的稻子連根拔起,小心翼翼地將根須捋齊後裝入自封袋。收集完備後,他帶著水稻樣本回到“橫沙島長江口碳中和實驗室”。在那裡,水稻會被折開,隨後開展一系列關於水稻碳匯功能的測定實驗。

  根據規劃,崇明、長興、橫沙三島將分別打造成碳中和島、低碳島和零碳島。如今,橫沙正朝著“雙碳”發展目標步履不停。除了不斷陞級更新基礎設施、提升居民綠色生活理念外,一批先行先試的“碳路者”已在橫沙悄然佈局未來,做足準備搶佔“雙碳”新賽道。

  一株必須“讀懂”的水稻

  橫沙島上沒有一根高煙囪,沒有一家工廠,全島森林覆蓋率超過40%,居全市之首;島域負氧離子超過大都市200倍,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自然風貌保存良好的小島,怎麼會與碳相連?

  提及碳,很少會將其與農業混作一談——在不少人看來,農業天然就應該是“低碳環保”的。長江口碳中和實驗室研究員李金敏卻告訴記者,這種觀念不準確,“且不說水稻生長本身會排放溫室氣體,過度施肥、不恰當的農藝等都會導致稻田碳排放量激增。如不攻克水稻生產過程中碳交換的規律,探索出一套有效的水稻種植管道,很難真正實現碳中和”。

  崇明是農業大區,水稻是橫沙的支柱產業。作為最重要的碳匯資源之一,一粒米從種植、生長到管理,如何達到低碳、零碳甚至負碳,是橫沙在打造零碳島道路上必須克服的問題。

  眼下正值秋收,富民村的稻田金黃一片,顆粒飽滿的稻穗正隨風擺動。田埂上,一根高兩米多的鐵杆頗為顯眼,主杆上線路密佈,杆頂一側的黑色小風輪正不停轉動。李金敏介紹,這是橫沙首個生態通量觀測設備,自今年3月起投入使用,能對周邊800畝稻田中的生態系統和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汽等能量通量進行長期監測研究,得出數值後,測算出該片區的生態系統中二氧化碳是被排放還是被吸收固定。未來,實驗室還將在橫沙島域內安裝3個通量觀測站,分別設定在果園、森林和濕地中。“這些區域構成了橫沙島最主要的碳匯資源,通過安裝實时觀測設備,我們就可以知道橫沙島的實时二氧化碳變化情况。”

  在長江口碳中和實驗室中,研究員們還對不同施肥劑量下的水稻生長樣本進行實驗。實驗室最新添置的多元素分析儀,能在盡可能簡化實驗步驟的情况下最精准地測算出物質樣本中的碳元素含量。“碳的監測清晰展示水稻生長各環節中的排碳量,掌握了數據後,我們能以此為依據,逐一優化水稻生產過程中使用的農藝,探索最低碳化的種植路徑,即用最低的碳排放,獲得最高的生產量。”李金敏說。

  已掌握近3年的生態數據

  李金敏是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博士研究生,2020年跟隨導師史良勝來到橫沙開展與碳氮相關的研究專案。科研團隊與橫沙鄉政府合作開辦了長江口碳中和實驗室。在過去近3年裏,李金敏所在團隊對橫沙島上與碳相關的數據建立起了一定的蒐集量,未來將繼續紮根橫沙,為實現“雙碳”目標不斷前行。

  為什麼選擇橫沙?李金敏說,自己第一次踏上橫沙時就感受到這片土地的獨特,“與內陸地區很不一樣,橫沙的生態很特別,呈現比較封閉的環境。島上所有東西都靠輪渡運輸,意味著所有的碳來源都有迹可查,沒有什麼地方比這裡更適合做碳中和研究了”。用他的話來說,橫沙是一座“很年輕、很乾淨”的島。“年輕”體現在島齡上。1858年,橫沙島才成陸露出水面,時至今日仍保持著較為原生態的狀態。“乾淨”則離不開橫沙鄉近年來打造零碳島的决心。行駛在橫沙大地,會與很多低碳的細節不期而遇,如太陽能發電的路燈、村莊民宅的屋頂光伏板、魚塘水岸的漁光互補裝置、沿路清一色的綠牌車……這些似乎都在無聲中提示來者要踐行低碳環保理念。

  不過,如今“雙碳”依然處於起步階段,關於“雙碳”的很多具體細節問題,學界爭議不休,並沒有權威性的計算公式及研究範式,研究者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在大家都不清楚‘雙碳’具體要怎麼做的時候,我們已掌握了橫沙近3年的生態數據,我們都是‘碳路者’。一旦哪天明確要怎麼做了,做好準備、早起步、有數據的人,就能往前邁大步。”

标签: 水稻 碳匯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