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稻”一年豐收時,吉林市龍潭區江密峰鎮唐房村水稻也迎來收穫季。在吉林省三農吉訊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水稻種植試驗基地內,一路之隔的水稻田出現了明顯的差別。一邊水稻長勢良好,稻穗籽粒飽滿,色澤金黃,植株高;另一邊水稻籽粒略顯乾癟,植株略矮小,視覺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60歲的水稻種植戶薛萬榮站在田埂上,摘下一束稻穗,再用指尖掐了掐稻穀,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你看我這水稻長勢明顯比別人家的好,科學種田真是不服不行,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談起新技術帶來的變化,嘗到甜頭的老薛逢人就誇。
三年前,吉林市農技推廣中心與吉林省三農吉訊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唐房村建立270畝水稻種植試驗基地,進行光粒子科技在黑土地保護方面的應用試驗。
可別小看這一科技,它是把具有光粒子科技的土壤放到農用水處理設備裏,灌溉農田使用。經過處理後的水分解成單一分子水,突破細胞壁水通道,提高作物對水和營養物質的充分吸收和利用。
“使用光粒子科技種植的水稻實現連年增產,每公頃增產13%到17%。”吉林省三農吉訊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駐吉林市專家組成員楊立善說。經過三年的跟踪測產,光粒子科技在農業生產實際應用方面得到鑒證。對於保護黑土地,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畧具有重要意義,也為我省實施“千億斤糧食”工程,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提供新技術、新模式、新思路。
現時,光粒子科技已經在吉林市、梨樹縣、農安縣進行應用試驗,效果顯著。(王偉)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