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一年多更新改造,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對外開放一步一亮點,看都市過去與未來

上海 84℃ 0
摘要:歷經一年多的更新改造,位於人民廣場的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昨天正式對外開放,觀眾可通過微信公眾號或小程式線上預約參觀。

一步一亮點,看都市過去與未來.jpg

  序廳中央懸掛著一組巨型8K環幕,迴圈播放題為“上海印象”的都市畫卷。記者海沙爾攝

  記者戚穎璞

  歷經一年多的更新改造,位於人民廣場的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昨天正式對外開放,觀眾可通過微信公眾號或小程式線上預約參觀。記者從館方獲悉,新館引入最前沿的科技手段,如VR、AR、全息影像、8K大屏、全球最大5D數位化都市沙盤等,將上海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徐徐鋪陳開來,為觀眾提供硬核尖端的沉浸式互動體驗。

  全新理念打造智慧展館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開館20年來,累計接待中外參觀者722萬餘人次,其中60%是外籍人士。“這裡是世界瞭解上海的一扇窗。”工作人員說,因為展陳內容偏專業,本地人到訪比例不高。如何吸引市民走進來,借助藝術、色彩、氛圍,讓專業館看起來“不那麼專業”,讓內容設計不刻板,成了改造更新的重點。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館長杭燕表示,新一輪的展陳聚焦上海2035總體目標,致力成為人們認識上海、打卡上海的重要視窗,彰顯上海都市軟實力的新地標。以全新理念打造智慧展館,據介紹,新館新增2000多平方米的展陳面積,展陳總面積占比高達70%,從一層到四層分別是序廳、人文之城、創新之城、生態之城4個主題展廳,共展示30個展項、40多個模型、近90部視頻短片、90000多字,以及500多張來自滬上攝影愛好者的作品,可謂“一步一亮點”。

  步入序廳,映入眼簾的是一幅以綠色為底、金線勾勒的銅版雕刻作品,名為“都市大腦”,展示未來數位化都市的多中心結構,如同人類大腦的神經元網絡。左轉進入序廳中央,視線會被懸掛於上空的一組巨型8K環幕吸引,迴圈播放題為“上海印象”的都市畫卷。另一側牆壁集中展示了上海自1931年至2017年的6輪城市總體規劃介紹。

  “人文之城”展廳以圓為設計元素,空間以淡橙色詮釋溫度和記憶,展示紅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春陽裏、步高裡、張園、曹楊新村等微縮模型栩栩如生,朱家角模型還特地放大了放生橋區域的場景,把細節生動演繹出來。觀眾還可通過觸屏機器瞭解上海的各條風貌保護道路。

  “創新之城”展廳以放射條線為設計元素,空間以灰色詮釋科技感和未來感,展示上海新興戰畧和數位化轉型成果。5D數位化都市沙盤就在這處展廳裏,採用數位孿生理念,以垂直的呈現管道構建了可互動的混合現實場景。

  “生態之城”以網絡狀為設計元素,空間呈現綠色。地上有一條藍色河流緩緩流淌,時而能看到中華鱘等生物“出沒”。在高低錯落的地勢圖上,只需撥動一個按鈕,紅、黃、藍、綠色的光交錯變動,2000年前、4000年前,乃至2萬年前,長江河口的演變情况盡收眼底,演示沙盤生動展現上海的成陸過程。

  探索專業展館轉型之路

  作為業內“元老”,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通過改造陞級來探索專業展館的轉型之路,從數位化、人性化和互動性等方面著手,用世界語言講好中國故事。

  展館老沙盤展示的上海區域只有覈心區的100平方公里,如果要全景呈現整座都市,不僅需要1:1擴建展館,還要打通整個樓層,甚至會佔用外部空間,這才能放下全上海的模型。設計團隊另闢蹊徑,採用數位化手段重新定義都市沙盤。館內的5D數位化沉浸式都市沙盤被譽為“會生長的數位沙盤”,底板基於上海全城地理資訊數據,是上海數位化轉型的成果展示。現時,沙盤還在不斷優化中,未來可全景呈現上海現狀面貌。

  和以往不同,展館針對不同需求設計了個性化遊覽線路。一樓展廳增設的導覽機可為觀眾提供30、45、60和90分鐘的導覽線路。

  二樓展廳的都市實驗室成為專業人員和普通市民的“吸鐵石”,提高公眾參與度。專業規劃查詢區提供全球最前沿的規劃諮詢、全球一流都市發展成果,以及上海公開規劃資料庫,準確、權威,就像一個閱覽室。青少年可以通過有趣的“角色扮演”來體驗城市規劃的過程。

  據瞭解,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展陳內容會持續深化,深入挖掘規劃背後的圖紙、手稿和故事,使它成為一座城市規劃的博物館。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