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來生活垃圾“三增一减”持續顯著,引領綠色低碳生活申城“新時尚”從認同走向自覺

上海 74℃ 0
摘要:持續顯著的“三增一减”,是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及價值認同閉環成型最有說服力的證明,根本動力在於人們對垃圾分類發自內心的理解和認同。

  記者陳璽撼

  近三年,上海2400多萬人對一項“新時尚”情有獨鍾,持續付出時間、精力,貢獻熱情、智慧,讓四類垃圾彼此劃清了界限。

  最新公佈的一份成績單反映了這項“新時尚”的深入人心:2019年7月至2022年5月,上海可回收物回收量達6141噸/日、濕垃圾分出量達9446噸/日、有害垃圾分出量達2噸/日,幹垃圾處置量達14787噸/日,相比2019年上半年,分別增長了1.3倍、72.9%、13.9倍,下降了27.8%。

  持續顯著的“三增一减”,是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及價值認同閉環成型最有說服力的證明,根本動力在於人們對垃圾分類發自內心的理解和認同。

  從添麻煩到靠自覺

  做好垃圾分類,許多居民曾缺乏動力。參照國際經驗,四五年前,許多社區開始為陋習難改的投放者“添麻煩”——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制度。

  在隨地亂扔垃圾受到嚴格限制的前提下,對分類投放垃圾的過程進行强有力的約束,尤其是限定投放點和時間,能確保有限的志願者等社會力量對投放者的分類情况進行高效監督,逐步將外部監督壓力轉化為投放者內心分類的自覺。

  住著184戶居民的惠工新村,是上海最早一批試點“定時定點”的社區,只設一個垃圾箱房,每天上下午各開放三四個小時。去年7月1日,這個社區再次“特立獨行”,將投放垃圾的時間放寬到24小時。

  “定時定點只是手段,正確分類投放才是目標,既然目標實現了,手段就可以更加靈活、變通。”惠工新村自管小組組長張月紅表示,居民們沒有辜負這份信任,從推行垃圾分類至今,該社區的分類達標率始終穩定在95%以上。

  “每個社區情况不同,但在把‘方便’何時以及如何還給居民這點上,都應該認真調研和思考,才能有敢這麼做的‘底氣’。”華沁居委會黨總支書記王愛英說,從2020年下半年起,沁園邨社區就開始分步試驗放寬“定時定點”,先是减少在箱房前值守的志願者直至全部撤走,再安裝“一網統管”設備監控志願者撤走及放寬投放時間後的分類實效,最後在去年徹底“放心”將垃圾箱房改為24小時開放。

  從四分類到更精細

  在許多更早推行垃圾分類的國家,垃圾種類的不斷細化和調整,是一個必然趨勢。

  早晨,陽光苑居民楊取英拎著前夜打包好的垃圾走向定時投放點。奇怪的是,她手裡拎的垃圾袋有三只:一隻裝幹垃圾,另外兩隻裝濕垃圾。

  “謎底”在定時投放點揭曉,上海社區裏常見的四分類垃圾桶在陽光苑變成了五個,多出來的那個也裝濕垃圾,不同的是,上面貼有提示:“餐前未烹飪垃圾”。一旁,原來的濕垃圾桶也貼有提示:“餐後已烹飪垃圾”。該社區還將舊衣物(廢棄紡織物)從可回收物裏單列出來,定時定點投放、收集。於是,便有了“六分類”。

  以分為兩類的濕垃圾為例,廢棄蔬果花草等作為“餐前未烹飪垃圾”,在降解機內變成有機介質,“反哺”社區公共綠地、窗陽臺;减重的“餐後已烹飪垃圾”減輕末端處置壓力,高效變成綠電,同樣“反哺”居民。

  上海市民深知,分得越細緻,垃圾“重生”的可能性就越大。這種建立在科學認知基礎上的分類熱情,給了上海末端處置環節不斷加大產能和轉型陞級的“底氣”。

  過去一年,老港濕垃圾二期、金山焚燒二期、奉賢焚燒二期等末端設施相繼建成投產,上海濕垃圾資源利用和幹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3.1萬噸/日,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從新時尚到碳達峰

  垃圾分類是新時尚,它用三年時間,潜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許多人不再滿足正確分類投放垃圾,將這股熱情帶入生活中的更多領域。開展“光碟行動”、减少非必要的塑膠製品消費、堅持公車出行……垃圾分類吹響了上海市民踐行綠色生活理念的號角,也有了更多全新的深刻內涵。

  今年初,石門二路街道的居民發現,身邊多出一家乾淨整潔的廢品回收“便利商店”。更有趣的是,交投可回收物後,還能按品類、重量得到“减碳積分”,可以兌換商品或優惠券。

  “除了改善身邊的環境、讓更多可再生資源進入迴圈鏈,生活垃圾分類其實還有顯著减少碳排放的作用。”上海市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副院長邰俊透露,上海正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减少碳排放的研究,其中一個重點方向是研究個人垃圾分類行為對於减少碳排放的貢獻,這將豐富垃圾分類的價值內涵,並明明白白地告訴每一個人通過垃圾分類减少了多少碳排放,有助於構建一個新的垃圾分類價值認同閉環。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