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參加新四軍花甲之年任副總理,77歲高位退休,今95歲身體健康

陕西 66℃ 0
摘要:解放戰爭進入反攻階段的時候,毛主席就向黨組織提出了4821計畫,這是為了新中國未來建設培養人才,很快這個計畫就得到了黨組織的研究通過。在4821計畫中就培養了一比特未來的副總理,此時他剛剛踏上去蘇聯留學的旅途,來到莫斯科後他選擇了機械製造專業,為了不負黨組織重托,他努力學習,學成之後,他回到了祖國參與了新中國建設,從一名基層的科技人員,一步步成長為了一名國家的副總理,那麼在他是如何做到這個蛻變的呢?

解放戰爭進入反攻階段的時候,毛主席就向黨組織提出了4821計畫,這是為了新中國未來建設培養人才,很快這個計畫就得到了黨組織的研究通過。在4821計畫中就培養了一比特未來的副總理,此時他剛剛踏上去蘇聯留學的旅途,來到莫斯科後他選擇了機械製造專業,為了不負黨組織重托,他努力學習,學成之後,他回到了祖國參與了新中國建設,從一名基層的科技人員,一步步成長為了一名國家的副總理,那麼在他是如何做到這個蛻變的呢?

青年時毅然加入新四軍

今天說到的這位副總理正是前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鄒家華參加革命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父親的影響,鄒家華的父親鄒韜奮是黨組織早期的成員,也是重要的革命人士,他在日寇染指東北後就奔波在抗日救國運動的一線,後來因為癌症病情惡化去世。從小受到父親革命思想耳濡目染的鄒家華從小就把革命思想種植在了腦海中,後來因為日軍進一步擴大戰局,將大量兵力駐紮在了山海關的週邊,這也讓衝突一觸即發。原本國民政府希望借助淞滬會戰來改變軍事劣勢,不料淞滬會戰的慘敗讓中國徹底陷入了被動防禦狀態,同時駐紮在山海關外的日軍也發動了全面進攻,日軍的長驅直入佔領了華北大部,被佔領地區的百姓在日軍的軍國主義統治下,可謂是水深火熱,鄒家華無法忍受這種生活,於是帶著弟弟一起參加了新四軍。

鄒家華後來回憶道當時投奔新四軍也是出於無奈,當時的百姓不僅要受到日軍的掠奪,還要遭到偽軍的搜刮,可謂是民不聊生,於是自己便逃離了日軍佔領區,只奔新四軍的駐紮地而去。來到新四軍的駐紮地後,年少的鄒家華準備接受軍事訓練後一同上前線,後來新四軍的黨組織經過研究後還是决定將鄒家華送到延安學習,畢竟當時他還沒有成年,另外受教育少,自然在軍事上也不會有太多建樹,於是鄒家華和弟弟就踏上了前往延安的旅途。

從基層到副總理

來到革命根據地延安後,鄒家華終於有機會接受教育,並在延安完成學業後,被黨組織選中,參與到了4821計畫中。來到蘇聯後,鄒家華在機械製造領域看到了中國的差距,當時蘇聯完全可以自主生產機床,但是中國一些工人卻連操作機床都感到十分困難,這讓剛來蘇聯不久的鄒家華感到了差距所在,於是他在蘇聯學習時十分刻苦,這讓他打下了牢固的知識基礎。回國後的鄒家華被分配到了機床廠工作,擔任廠長的鄒家華在原有的機床上做了很大改進,使得它更加適宜中國人操作,這也讓鄒家華在不久之後就得到了黨組織的提點。

在機床廠兢兢業業的鄒家華在特殊時期也遭遇了衝擊,被解除了職務,直到1972年才恢復原有職務,繼續在工作崗位上奮戰。改革開放後,鄒家華因為工作出色逐漸走上了政務崗位,這讓他成為了黨組織的一員幹部,隨著政績的出色而優秀,鄒家華被當選為了副總理,那一年鄒家華已經64歲了,早已經年過花甲的人了。擔任副總理後的鄒家華不敢有所懈怠,在中國的經濟發展的關鍵期,他開始大力招商引資,為中國後來的經濟高速發展打下了基礎。不過在77歲那年,鄒家華卻選擇了辭去副總理職務,如此裸辭高位在黨組織中都是罕見的,但是鄒家華以一比特革命工作者的精神完成了職位的交接,從默默無聞的來,再到默默無聞的離開,鄒家華如今95歲高齡依舊是那樣的鮮為人知,不過他做出的不少政策讓中國受益至今。

結語:

從青年時參加新四軍再到一比特基層的科技人員,鄒家華在基層中工作有數十年的時間,他非常瞭解基層要改變的現狀,於是在他的一手改革下,終於完成了在改革開放中的產業轉型,成功地讓中國走入了經濟發展的高速公路。可是他卻依舊那樣默默無聞,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至今也值得社會宣揚。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