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骨節病公益項目:已為西藏244比特大骨節病患者進行關節置換手術

西藏 43℃ 0
摘要: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等醫療機構的骨科專家參加會診,為12比特來自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洛隆縣的大骨節病患者進行身體檢查、術前評估,商定手術方案。自2019年至今,大骨節病公益項目已經為西藏昌都的244比特大骨節病患者進行了髖、膝關節置換手術,置換關節277個,接受公益診療的患者不需承擔任何費用。

1月7日上午,大骨節病公益項目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舉行專家會診會議。李純攝

中新網北京1月7日電(記者李純)由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攜手北京厚愛關節健康公益基金會開展的大骨節病公益項目,7日上午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舉行專家會診會議。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等醫療機構的骨科專家參加會診,為12比特來自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洛隆縣的大骨節病患者進行身體檢查、術前評估,商定手術方案。

自2019年至今,大骨節病公益項目已經為西藏昌都的244比特大骨節病患者進行了髖、膝關節置換手術,置換關節277個,接受公益診療的患者不需承擔任何費用。與此同時,該項目也在昌都當地培養了一批相關領域的醫生,提升了當地醫療機構大骨節病診療的軟硬體水准。

此次來京接受治療的患者是該公益項目開展以來的第六批進京患者,年齡集中在30歲至60歲間,最年長者為71歲。在項目的幫扶下,昌都當地的大骨節病醫療水准有所提升,一般程度的患者可在當地接受治療。也正囙此,這次來京接受手術的12名患者病情較為複雜,需要北京的骨科專家為其商定治療方案。

什麼是大骨節病?在中國廣大地區,大骨節病一度成為一種嚴重的地方病。患者站不直、走不穩,嚴重者身材矮小、關節畸形粗大,有的終身殘疾,喪失勞動能力,成為偏遠地區人們擺脫貧困的“攔路虎”。

1月7日上午,大骨節病公益項目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舉行專家會診會議。李純攝

2015年赴西藏昌都義診時,來自北京的醫學專家們發現,當地存在數量龐大的大骨節病患者。2017年,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主任林劍浩開始帶領專家團隊在當地進行大骨節病的早期患者篩查,研究致病風險因素,並積極開展相關的疾病預防工作。2019年,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加入其中,開啟了大骨節病公益項目的手術救治之路,將項目推到了一個新高度。除了接送患者往返北京接受治療外,該項目又在昌都探索建立大骨節病醫生的培養體系,製定手術標準和科技指南,進一步改善當地大骨節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此外,有資料顯示,昌都市登記在册的大骨節病患者超過6000人,其中5000餘例都在洛隆縣。由於病患居住地相對分散,且許多病人患病多年,對於這些患者的電子資訊登記與管理也是一個難點。參加公益項目的醫學專家也表示,昌都市的大骨節病患者資訊管理系統建立完備後,可以作為一項經驗、範本向西藏全區甚至全國其他地方推廣。

“我們這個項目現在(昌都)那邊口碑是相當好。”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副主任醫師柯岩告訴中新網記者,最開始的時候,當地的病人不願意接受關節置換手術。第一批病人在北京接受治療返回昌都後,才慢慢推動了後續一批批病人來京進行手術。“現在接受程度已經是越來越高了,病人一聽說我們要做手術,就是一大批一大批的過來,不像以前最開始的時候。”

“病人回去以後覺得手術能解决問題,口口相傳,很多病人都燃起了對改變生活質量的一種期盼。”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主任、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理事、北京厚愛關節健康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林劍浩說。

1月7日上午,大骨節病公益項目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舉行專家會診會議。李純攝

談及對項目未來的期望,林劍浩表示,昌都市的6000餘名大骨節病患者並非都需要接受手術,希望能在未來5年之內完成對三分之二病患的治療。重點還是在於為當地大骨節病的診治提供一個更好的治療環境,“主要是手術室的一些設備、人員、硬體、軟件都能有提高”。

當天的專家會診有來自北京多家醫院的骨科專家參加。事實上,這已不是大骨節病公益項目第一次組織聯合會診。單絲不成線,孤木不成林。在林劍浩看來,一個人的力量十分有限,公益慈善項目一定是“一個團隊的事”,“是一個群體的慈善,這才能帶來整個社會的一種幸福生活水准的上升”。“初心是什麼,就是想讓老百姓的這個疾病能够得到一個好的醫療。”

大骨節病公益項目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現時該項目的工作“只是起了個頭”,他們也在構想未來安排拉薩等地的大骨節病患者來京接受手術治療,並呼籲更多北京的醫院接收這些患者。項目還將進一步努力協助完善大骨節病診治工作,並在區域上向西藏以外的地方延伸。(完)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