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人社局等八部門聯合發佈《天津市關於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實施意見》,維護依託互聯網平臺就業的網約配送員、網約車駕駛員、貨車司機、互聯網行銷師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
規範用工,明確權利義務
《實施意見》提出,符合確立勞動關係情形的,企業應當與勞動者依法訂立勞動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並嚴格履行。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係情形,但企業對勞動者進行勞動管理(以下簡稱“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係情形”)的,指導企業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協定,合理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個人依託平臺自主開展經營活動、從事自由職業等,按照民事法律的規定調整雙方的權利義務。
規範派遣用工、外包服務
平臺企業的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崗位,可以採取勞務派遣用工管道。平臺企業採取外包服務等其他合作用工管道的,應當選擇具備合法經營資質的外包服務企業,並對其保障勞動者權益情况進行監督。勞動者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外包服務企業依法承擔責任;平臺企業有過錯的,根據其過錯程度依法承擔相應責任。
消除就業歧視
《實施意見》明確,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构和各類職業介紹機构不得發佈包含歧視性內容的就業資訊。企業在擬定招聘計畫、發佈招聘資訊、招用人員過程中,不得違法設定性別、民族、年齡等歧視條件,不得以保證金、押金或其他名義收取求職人員財物,不得違法限制勞動者在多平臺就業。
完善休息制度
《實施意見》明確,企業要綜合考慮服務需求、勞動強度、交通狀況等因素,採取調整規則等手段引導勞動者合理安排勞動時間並獲得足够休息。符合確立勞動關係情形的,按照勞動法律關於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的有關規定執行。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係情形的,企業可參照有關規定支付勞動者高於正常工作時間標準的勞動報酬或給予勞動者額外補償。
參保不受戶籍限制
《實施意見》提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我市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不受戶籍限制。符合確立勞動關係情形的,應當依法參加社會保險。未建立勞動關係的,勞動者可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或單獨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做到應保盡保。同時推進職業傷害保障。
報酬支付週期不得超一個月
《實施意見》推動將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係情形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納入最低工資制度保障範圍。企業不得克扣和無故拖欠勞動報酬,支付週期最長不超過1個月。
鼓勵申報職稱
《實施意見》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納入公共就業服務範圍,有針對性地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指導等服務。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依照相關規定享受培訓補貼。支持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參加職稱申報評審,符合申報條件的,可在勞動關係所在地、檔案存放地或全市非公企業職稱申報專門視窗申報職稱。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