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70度的村莊:村民只吃魚和牛奶,沒有蔬菜,百歲老人隨處可見

河南 78℃ 0
摘要:在最低溫度才零下10攝氏度的今天,人們紛紛掏出了秋衣、卫生裤、羽絨服去抵禦凜冽的寒風。回答是肯定的,位於東西伯利亞的薩哈共和國奧伊米亞康便是這樣的存在,它屬於俄羅斯管轄,其最低溫度為零下70度,冬天的平均氣溫為零下50度。在這樣一個“潑水便成冰”、“進屋自帶仙氣”的冰天雪地裏卻有544名居民常駐,這裡的村民只吃魚與牛奶,沒有蔬菜,即便如此百歲老人卻能隨處可見。

這幾天“北京的雪”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天將暮,雪亂舞,半飄半落如柳絮”的飄雪昭示著冬天的來臨,也意味著溫度的驟減。

在最低溫度才零下10攝氏度的今天,人們紛紛掏出了秋衣、卫生裤、羽絨服去抵禦凜冽的寒風。

這時可能會有好奇的人突發奇想:“零下幾度就讓人難以忍受,需要室內供暖,那麼人能忍受最低的溫度是多少?在世界上真的有人在極度嚴寒的地方生存嗎?”

回答是肯定的,位於東西伯利亞的薩哈共和國奧伊米亞康便是這樣的存在,它屬於俄羅斯管轄,其最低溫度為零下70度,冬天的平均氣溫為零下50度。

在這樣一個“潑水便成冰”、“進屋自帶仙氣”的冰天雪地裏卻有544名居民常駐,這裡的村民只吃魚與牛奶,沒有蔬菜,即便如此百歲老人卻能隨處可見。

定居的巧合

按照正常邏輯來說,人們都會選擇在平原、氣候宜居的地方居住,地理位置優越、氣候溫暖的河南省那一億多人口便是例證。可是奧伊米亞康的居民卻反其道而行之,選擇在這個離北極圈僅350公里,海拔約741米的的盆地長期生活,這是為什麼呢?

故事要追溯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那個時候這個地方還是一片荒蕪之地,但就是在這片荒蕪裏卻有一個不凍的泉眼。

那時候由於有很多人以狩獵為生,便會不可避免地路過奧伊米亞康,試想一下在漫長的狩獵過程中,狩獵者拖著厚重的大衣在大雪紛飛的世界裏狂奔、趕路,一天下來除了疲憊不堪一定會口渴不已,可是攜帶的水卻早已結冰,周邊的積雪溫度也低到難以入喉,那噴湧的溫泉就像沙漠裏的綠洲一樣,給予了這群趕路人生的希望。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地方溫泉的知名度也越來越大,一些狩獵者便索性選擇定居在這裡以狩獵、飼養奶牛、馴鹿為生。

在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下,極端的嚴寒已經無法影響人們的選擇,而那珍貴的流動的水、活躍的生物成為了奧伊米亞康先人們定居的主要原因。

嚴寒下的生活

儘管由於緯度高,太陽輻射量少,晝短夜長是這個地方的常態,但是這裡的居民們卻早已習以為常,如果細心觀察還會發現這裡孩童眼神裏充滿童真無邪和對未來的期待,這裡的大人嘴角也常上揚。

要想瞭解原因,我們必須先去走近他們的日常生活。這裡人的生活其實都與這酷寒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的建築就十分獨一無二——距離地面一米的間隔、如帳篷般的衛生間……

這裡的食物也獨有一番風味,因為是永久凍土,所有的農作物完全不能生存,所以當地人主要以魚和牛奶來補充日常所需的營養。

這裡的農貿市場上是一片露天的天然市場,商人們的貨攤上掛滿了凍魚、凍馴鹿肉,凍馬血……燈光下整齊排列的凍魚凍肉上結滿了霜,人們買回家後隨手在室外鑿一塊冰便可以烹飪成一頓大餐。

而當地的學生也早早地適應了“千里冰封,萬裏雪飄”的生活,在中國的東北如果溫度過低學生們便可以享受“雪假”。

但是在奧伊米亞康,零下50度學生們還正常上學上課,他們甚至還會在大風中嬉鬧玩耍,似乎風雪全然不存在。

正是在這樣一個沒有大型工廠、交通管道極其有限、通訊設施也不發達的遠離現代化的地方,這裡的人十分的淳樸單純。

在這個“世外桃源”裏,狩獵的居民們、牧民們都互幫互助,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學生們在學習之餘不是玩手機而是相約打雪仗,外界的紛紛擾擾仿佛與他們沒有任何關聯,他們在自己的天地裏怡然自得。

長壽的秘密

我想讀者朋友心中肯定會有和筆者一樣的疑問:只吃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而缺少蔬菜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奧伊米亞康居民們為什麼十分長壽?

一方面是因為當地人吃的動物奶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除此之外,雖然沒有蔬菜但這個地方還是會有一些極耐寒的野生果樹,囙此野生漿果的攝入也能幫助他們補充營養而不至於營養不均衡,並且他們的烹飪管道也十分原始,調味料僅有海鹽、黑胡椒粉等。

另一方面是因為這裡得天獨厚的氣候。最冷時,分裂的大地、咯咯作響的天氣也使得細菌和病毒難以存活,與此同時在沒有任何現代化工廠污染的條件下,這裡碧空如洗,純淨的空氣和乾淨的水讓這裡的人能享受“純天然氧吧”。

實際上,除了環境之外,長壽也和當地人自身的身體素質和良好心態有很大的關聯。因為祖祖輩輩都以狩獵為生,所以他們都有著强健的體魄和驚人的體力,他們也一直秉承著“生命在於運動”的宗旨。

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也刻在每個人的骨子裡,依靠大自然生活的他們內心十分清楚敬畏自然就是保護自己。

小結:

我想無論來自於哪個國家,每個人都會對自己的家鄉有一份獨特和難舍的情懷。或許家鄉並不像都市一樣繁華、家鄉的生活並不如都市裏便捷,但家鄉承載了每個人童年的點點滴滴以及親人的愛與關懷。

對於奧伊米亞康的居民來說同樣如此,當地人瓦倫京·阿特拉索夫說:“我可以在莫斯科生活,但我更喜歡我的家鄉,因為這裡美好的環境也因為這裡規律的生活和簡單的人際關係。”

我想這也是在現代生活如此多彩,但這裡544名居民仍堅持在奧伊米亞康繼續生活的主要原因。相信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會惠及世界上這個“小角落”,讓當地人擁有天然環境的同時也能擁有更加舒適便利的生活。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