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成都,大街小巷市井生活

四川 159℃ 0
摘要:九十年代初,原東城區劃歸今錦江區;東城區區境原為古華陽縣的縣城(及近郊)。唐朝貞觀十七年,華陽建縣(蜀縣);唐朝乾元元年,改名華陽。民國十七年,成都設市,華陽城區部分劃入。據說,原來的成都店鋪有三分之一是小吃鋪;小吃店在大街小巷裏是隨處可見。【成都街景,遠景是國營萬全堂藥店。【成都街頭,銷售紅板兔的小販。【成都老城區,傳統民居前的鳥籠。《成都老照片,1988年。攝影:米歇爾·彼得林》

【東城區街景】九十年代初,原東城區劃歸今錦江區;東城區區境原為古華陽縣的縣城(及近郊)。唐朝貞觀十七年(643年),華陽建縣(蜀縣);唐朝乾元元年(758年),改名華陽。民國十七年(1928年),成都設市,華陽城區部分劃入。

【街邊的小吃部】據說,原來的成都店鋪有三分之一是小吃鋪;小吃店在大街小巷裏是隨處可見。這家小吃部的選單如下:肥腸豆湯(5角)、拌肥腸(6角)、燒蹄花(1元)、拌三絲(8角)、臘豬頭(6角)、蒸排骨(6角)、苦瓜燒肉(1元)等。

【成都街景,遠景是國營萬全堂藥店。】明朝永樂年間,北京內城始建;與此同時,位於崇文門外的萬全堂藥鋪由樂家開辦;樂家原籍是寧波府,同時期還開有同仁堂藥鋪。清朝嘉慶十年(1805年),萬全堂藥鋪被山西臨汾商人(薑家)收購。

【成都街頭,銷售紅板兔的小販。】紅板兔味道香辣,屬於成都傳統小吃。紅板兔製作時,使用了各種香料,兔香撲鼻。新手在吃紅板兔時,很多部位往往無從下口。老手們的吃法熟練,先將頭骨上的肉吃乾淨,再將顱腔內部分掏淨吃空。

【成都街頭,人力客運三輪車。】八十年代,成都公交車線路相對較少;路口及商場、電影院出口等處,均有等客的人力三輪車。人力三輪車曾是成都主要的(短途)交通工具,車型亦多次改版,最後形成標準車型。2007年年底,其營運資格被終止。

【成都老城區的傳統民居】清朝順治十六年(1659年),四川巡撫衙門遷至成都。清朝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周長逾四裏的滿城始建。城內佈局完全依照八旗軍的駐防格式,北方駐防的是正黃與鑲黃旗;西方駐防的是正紅與鑲紅旗;

【成都老城區的傳統街道】東方駐防的是正白與鑲白旗;南方駐防的是正藍與鑲藍旗。清朝後期,旗人養尊處優的生活走向沒落。絕大多數的旗人沒有掙錢糊口的本事,開始變賣祖產給山西的商人。清朝滅亡後,滿城城牆拆除,附近街道生意興隆。

【春熙路地區】民國十三年(1924年),楊森(時任四川軍務督辦,1884年-1977年)建成今春熙路的前身森威路。此前,這裡是舊衙門(清朝按察使)所在地,有很多棚戶、小店,是熱鬧的小商品市場。春熙路落成後,成為繁華、熱鬧的商街。

【成都老城區,傳統民居前的鳥籠。】川人喜歡養鳥,成都鳥友多養畫眉鳥。鳥籠子(川籠)更是做工精良、在細節上面面俱到;整個籠子沒有一絲一毫的歪斜,屬於大而不笨、輕巧便捷。《成都老照片,1988年。攝影:米歇爾·彼得林》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