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會戰殲敵6萬的名將,去臺後,蔣介石批了一個耻字,將其處決

湖南 54℃ 0
摘要:自1924年黃埔軍校創建起,至1949年,山東有2000餘名熱血青年投考。我們不妨來看看長沙會戰中李玉堂的表現。戰鬥一打響,全軍官兵奮不顧身沖向敵陣,敵軍猝不及防,全線崩潰。長沙大捷是國民黨軍抗日戰爭史上繼台兒莊之後又一勝仗,李玉堂囙此一戰馳名中外。戰鬥打響,敵軍來勢兇猛,突破了李軍週邊防線。1951年2月5日,李玉堂和夫人一同被押往刑場執行死刑,年僅52歲。鑒於此,1983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準予,追認李玉堂為革命烈士。

長沙會戰殲敵6萬的名將,去臺後,蔣介石批了一個耻字,將其處決

自1924年黃埔軍校創建起,至1949年,山東有2000餘名熱血青年投考。

黃埔系的山東籍將領人數頗為不少,其時有“三李不如一王”的說法,所謂三李,即指李延年、李玉堂、李仙洲,這三人是黃埔一期生。而一王,就是王耀武,為黃埔三期生。

那麼“三李”真的不如“一王”嗎?

我們不妨來看看長沙會戰中李玉堂的表現。

長沙大捷

1941年,侵華日軍為了打通粵漢鐵路,對戰畧要地長沙發動大規模進攻。這時李玉堂第十軍擔任長沙週邊,在岳陽賀勝地橋一線防守阻擊。

面對日軍精銳之師,兄弟部隊節節敗退的形勢,李玉堂考慮到,陣地防守是被動挨打,只能是無為的犧牲,倒不如全軍奮力出擊以攻為守,於是毅然下令各部隊作好進攻準備。

戰鬥一打響,全軍官兵奮不顧身沖向敵陣,敵軍猝不及防,全線崩潰。兩翼兄弟部隊見戰局出現轉機,便乘勢出擊,使敵人驚慌失措,丟盔棄甲,敗回武昌。

由於李玉堂打破常規,毅然採取了變防禦為進攻,以孤軍出擊縱深突破的戰術,打亂了敵人指揮陣腳,致使全線日軍敗北。

長沙大捷是國民黨軍抗日戰爭史上繼台兒莊之後又一勝仗,李玉堂囙此一戰馳名中外。

二次告捷

1942年,日軍糾合勁旅,加强裝備,並配備化學兵種,勢汹汹地向長沙發起了第二次進攻。

在此關鍵時刻,國民黨陸軍總部突然下令取消了第十軍番號,李玉堂因無他任,卸甲於長沙附近農村。

十軍無人接管,所屬3個師師長皆手足無措,便相約找李玉堂報告敵情,李毫不猶豫的返回軍部部署作戰計畫。

戰鬥打響,敵軍來勢兇猛,突破了李軍週邊防線。

在此千鈞一髮之際,李玉堂突然出現在硝煙彌漫、血肉橫飛的戰場前沿,頓時,全軍士氣大振。

李玉堂巧妙地指揮左右兩翼,配合二道防線形成一個環形包圍圈。

全軍上下齊心協力,以密集的火力三面夾擊,終將進犯日軍擊潰,長沙抗戰二次告捷。

“誓與長沙共存亡”

1943年,日軍不惜一切代價,第三次進攻長沙,時值戰地總部下發了調李玉堂到二十七集團軍接任的命令,並派軍長鐘嵩接任李軍。

在新任軍長尚未到任而敵軍又兵臨城下之時,李玉堂的隨從秘書、參謀等紛紛進言:“既然軍座已接受了調動的命令,就應趕赴新任。此次再戰,會自討苦吃,望軍長三思。”

李玉堂慷慨答道:“軍長可以不當,抗擊日寇的仗不能不打。”並聲稱:“本人願與長沙共存亡,願與跟隨我的官兵同生死共患難。”

在場官兵聽了無不為之感動,異口同聲振臂高呼:“誓與軍長在一起,誓與長沙共存亡!”

李玉堂當即作了陣地誓師,並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準備,隱蔽了為撤退準備的船舶,加强了各點的兵力。

在戰鬥中儘管敵人的攻勢很猛,但李軍同仇敵愾,士氣高昂,奮力拼殺。經過一周的激戰,擊潰了日軍一個師團的多次進攻,擊斃日軍6000餘名,生俘2000餘名,大戰告捷。

至此,整個長沙會戰以中國軍隊殲滅日軍56000餘人而宣告結束,這是自珍珠港事變以來,盟國在亞洲戰區中唯一的勝利,是自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盟軍的第一次重大軍事勝利。

它鼓舞了整個太平洋戰場反法西斯陣營的士氣,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戰信心,打擊了日寇的氣焰。為了懲罰日寇的侵略行為,李玉堂下令將日軍屍體暴曬三天。

兵敗被俘又逃脫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為了奪取勝利果實,抽調軍力,向解放區進攻,李玉堂調任調任山東兗州第十綏靖區司令官。

1948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以絕對優勢兵力圍攻兗州,在掃清完週邊敵人後,於7月11日午夜,以猛烈炮火將城西牆炸開,革命军深入城內,雙方展開了巷戰,李玉堂部2.7萬餘人大部被殲,這場戰鬥使第十綏靖區全軍覆滅。

戰鬥持續到13日上午,李玉堂被俘後冒充阿兵哥,後又化裝成農民,逃進微山湖一個小島村莊內,潜伏於一保長家中,直待徐州國軍總部得信後,派車接李回徐州。

起義失敗,一個“耻”字了終生

1950年初,李玉堂被委任為海南防衛司令部副司令,這時,我黨地下黨員策動李玉堂率部起義,達到和平解放海南的目的。

李玉堂尚能認清形勢,欣然接受中共條件,積極著手準備起義。

雙方約定,待革命军跨海攻島時,由中共派聯絡員去該部,幫助其策劃發動起義,以策應革命军登入。

然而,不知是哪個環節出了差錯,待1950年5月,第四野戰軍第十五兵團發起海南戰役時,由於交通中斷,李玉堂未能及時接到中共關於起義的訓示,不敢貿然行動。

這是因為島上軍隊成份複雜,雖多數為粵軍,但絕大都是被殲後重新糾合的,派系林立,耳目甚多,其直接掌握的部隊不足兩個師。

事關重大,李玉堂只得按兵不動,等待時機。

革命军佔領海南島後,李玉堂隨國軍敗將撤往臺灣。

1950年,在國民黨的肅反運動中,李玉堂遭到叛徒出賣,下獄逮捕。

蔣介石親自在他的判決書上批了一個“耻”字,這位曾經在長沙殲敵6萬的抗日名將,就這樣被决定了命運。

1951年2月5日,李玉堂和夫人一同被押往刑場執行死刑,年僅52歲。

縱觀李玉堂將軍的一生,北伐革命中戰功卓越,抗日戰爭中有大功於國家和人民,其最後被害,歸根結底是源於在海南響應我黨的召喚,雖然起義未果,但畢竟加入了人民革命戰線。

鑒於此,1983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準予,追認李玉堂為革命烈士。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