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讀:“飛奪瀘定橋”是小學就學過的內容,這樣的壯舉確實可歌可泣。不過很多人疑惑,瀘定橋守將劉文輝為何只是拆掉橋板,而不炸斷鐵鍊?這樣紅軍不就無法渡河了嗎?其實如果真的炸斷橋樑,則會輸得更慘。
瀘定橋
康熙四十四年,康熙依靠自己的文治武功震懾四方,使得四海臣服,這其中就包括西藏地區。
但康熙很明白,西藏地處偏遠,現在臣服自己是因為自己强大,如若哪天大清衰落,西藏依靠地理優勢完全可以再次反叛。囙此康熙為了鞏固對西藏的統治,就派專門的官員駐紮在西藏,以此來監視西藏的一舉一動。
不過一個大難題卻擺在了康熙的面前,想要去西藏,就必須從四川的大渡河過去。
大渡河又稱瀘水,這條河可不簡單,不僅水流湍急,而且各種地質災害高發。即便是官船也不能保證絕對安全,所以康熙派遣的使者十有二三會被湍急的河水連人帶船捲入河中。就更別說來往兩地之間百姓的民船了。
另外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萬一西藏發生狀況,清政府出兵就非常困難。囙此如何溝通兩地成了康熙需解决的問題。
深思熟慮之後,康熙皇帝决定在大渡河上建造一座可以承載千軍萬馬的大橋來。這樣不僅使得兩地來往方便,减少危險,還有更為重要的軍事作用。
不過在如此險峻的地方修橋並非易事,為此康熙從全國召集許多建築造橋名家,並最終確定使用鐵索橋。
七個月之後,一座全長103.67米,寬達3米的橋樑誕生了。橋面鋪上木板,就能如履平地,一點都不搖晃,連車輛馬匹都能順利地通過。
大橋建成,康熙皇帝自然眉笑眼開,為此他還親筆御賜名''瀘定''。
橋樑建成後,確實連接了兩地的交通,也極大地加强了對西藏的統治,故而橋頭立有''一統山河''這四個大字的碑文。
如今這座橋歷經幾百年的滄桑依舊雄偉壯觀,每條鐵鍊,每個鐵索組都可以稱之為文物。
既然如此,那麼瀘定橋守將劉文輝是否是為了保護文物才沒有炸橋呢?
劉文輝的算盤
1935年,紅軍處境非常危險。首先,紅軍的人數明顯處於劣勢,其次武器裝備更和國軍相差甚遠。不僅如此,國軍下占有利地形,上有飛機支援,真的是十面埋伏,看來紅軍是插翅難飛了。
紅軍領導分析情况之後,認為奪下瀘定橋,才是紅軍唯一的出路,否則就是死路一條。
但蔣委員長也認識到此橋的重要性,於是他命令守將劉文輝炸毀鐵橋,確保阻擊計畫順利實施。但是不知為何劉文輝沒有炸毀鐵橋,僅僅是拆掉了橋板。
劉文輝的侄子回憶起這件事情時說到:“叔叔接到的指令是炸橋或者將鐵鍊砍斷,但叔叔卻說這是康熙皇帝修建的,不能輕易拆除。”
其實這只是劉文輝的托詞,文物在戰爭勝敗的面前一文不值,而劉文輝真正想要保住的其實是民心。
炸毀橋樑很簡單,但國內戰亂四起,本就民不聊生,炸毀橋樑後何時才能重新修橋?戰役過後兩地的百姓怎麼渡河?
孟子說:“失道寡助,得道多助。”
劉文輝也明白這個道理,一旦激起民憤,就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使其紛紛加入紅軍陣營,那麼就不單純是一次戰役的勝敗了,而是關乎整個陣營的成敗,所以炸橋會輸得更慘。
小結
劉文輝所擔心的不無道理,此後兩軍的發展態勢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紅軍走到哪裡都受愛戴,而國軍所到之處則雞飛狗跳。如若國軍人人都如劉文輝這般,最後也不至於一敗塗地。
所以還是那句話:“得民心者得天下”。
參考資料:《飛奪瀘定橋》、《清史稿》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