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廣東人”為何忽然變成了“廣西人”,其中有何緣由?

广东 90℃ 0
摘要:“話說這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想必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它是《三國演義》第一回的開篇語,講述了朝代更迭、變化無常的客觀規律。我國很多地區在政治和地理管轄版圖上,也曾出現頻繁變動。經常是一夜之間,“廣東人”卻忽然變成了“廣西人”。如今欽北防地區,近年來成為了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隨著我國總體戰略部署逐漸成熟,北欽防地區的人民,正面臨著新的歷史機遇和責任。

引言

“話說這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想必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它是《三國演義》第一回的開篇語,講述了朝代更迭、變化無常的客觀規律。其實,萬事萬物皆可應用此理。我國很多地區在政治和地理管轄版圖上,也曾出現頻繁變動。

比如我國的北部灣地區,泛指北海、欽州、防城港三個地區。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其他原因,政治區劃也有所不同。

經常是一夜之間,“廣東人”卻忽然變成了“廣西人”。居住在北部灣地區的人民,也不敢確定自己到底是歸屬哪裡。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後,才逐漸穩定下來。

▲北部灣風景

01

自古以來,防城港、北海港、欽州港三個港口,簡稱“北欽防”,就是我國重要的海港。其承擔著我國與東南亞各國的對外貿易,在海上絲綢之路中,擔當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早在漢朝時,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就在此設立了合浦郡,以此作為始發港,開通了一條溝通與南海諸國貿易交往的海路,形成了北有“路上絲綢之路”,南有“海上絲綢之路”的對外交往格局。

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合浦郡,戶萬五千三百九十八,口七萬八千九百八十”,可見當時郡縣之盛况,如今在轄區內仍有數量龐大的漢葬墓群。

據《後漢書·循吏傳·孟嘗》記載:“(合浦)郡不產穀實,而海出珠寶,與交趾比境”,這就是成語“合浦珠還”的出處,一般用來比喻東西失而復得,又或者人去而複回。

▲漢朝時的海上絲綢之路

02

唐朝時期,朝廷把北欽防作為重點,陸續開發了這幾個港口城市,不僅打通了與廣州的新航道,並且進一步加強了與東南亞諸國海上的貿易運輸。一時間,廣東珠三角地區與西南諸國貿易的貨物和船運川流不息,呈現出空前的繁榮景象。

在唐朝後期安史之亂爆發後,陸地絲綢之路幾乎全部中斷,北欽防港口更受到外國人的青睞。

主要原因是廣州的港口地位下降。黃巢起義軍把外國人視為异族,在廣州大肆屠殺外國人,搶奪財物,因而被視為危險之地。外國人紛紛選擇在北欽防港口進行貿易,一時成為了南部大港,其地理位置進一步得到了當權者的重視。

▲安史之亂壁畫

宋朝時,更在北欽防設立了大型倉儲備倉庫,與東南亞諸國進行貿易。因為當時時局比較穩定,廣州作為入海大港口,其海運地位開始回升。

然而,北欽防維持著與東南沿海的貿易往來,但貨運量和出貨量比不上廣州。

從明清時代開始,嚴格來說北欽防都是隸屬廣東省管轄。

到了清朝末年,西方列强發動侵略戰爭,清政府被迫簽訂《烟臺條約》。

從此北海被強制劃為通商口岸,中國的資源被強制性通過沿海各個港口運輸到世界各地,北欽防成了西方列强對中國資源的巧取掠奪的通關之路,這樣的局面一直持續到清朝滅亡。

▲《烟臺條約》書影

03

新中國建立初期,從當時的省級地圖上劃分,廣西深居內陸,看起來距離海洋不遠,但實際上省內資源相對匱乏,也比較貧瘠。而廣東南臨海洋,擁有多個港口城市,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局面。

囙此政府為了帶動廣西的發展,决定將北欽防劃分給廣西,可以新增港口貿易,對於廣西的經濟和人民都有比較良性的影響。

但是頗具戲劇性的,北欽防的人民好不容易覺得自己是廣西人之後。到了1955年,由於歷史各方面的原因,中央又將北欽防劃分給了廣東省。這讓北欽防的人民有些無所適從,也很快適應了自己是“廣東人”的角色。但沒想到命運又給他們開了一次玩笑,

1965年,國家考慮到廣西未來的發展形勢,又將北欽防劃到了廣西。

▲北部灣風景

結語

如今欽北防地區,近年來成為了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也將成為連接中國和中亞、非洲、歐洲貿易的交通樞紐。隨著我國總體戰略部署逐漸成熟,北欽防地區的人民,正面臨著新的歷史機遇和責任。

參考資料:

《三國演義》

《漢書·地理志》

《後漢書·循吏傳·孟嘗》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