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我國有數十個省份,他們都是有各自的名字。進入近代以後,電報逐漸成為流行的通訊管道,為了方便呼叫,人們便給每個省份都定了簡稱。
給省份定簡稱,是個很趣味的工作,一般會採用二種取名字方法,第一種便是在省份名字中取下一個字作簡稱,例如東三省全是取省份名的第一個字,同種類的也有甘肅省、青海省、甘肅、中國臺灣這些。這類取法就非常簡單了,多適用歷史時間文化底蘊不太濃厚的省份。
第二種是依據該省的歷史人文命名,例如山西簡稱為“晋”,是由於在西周時期,這片地區屬於諸侯王“晉國”。同樣也有簡稱“蜀”的四川省,也是由於歷史背景而得此簡稱。自然,也是有某些省份,既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藝術積累,另外還曾經歷過兩國共占的狀況,那在取簡稱的情况下,是怎樣决定的呢?
最典型性的事例,當屬山東。山東的文化底蘊非常濃厚,這兒不但是華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也是中華禮儀的發源地,因而又被大家稱之為“泱泱大國”。
西周時期,山東曾被一分為二,北部被周武王賜予給了元勳姜太公,故曰“齊國”。而南面則把他封到自己侄子周公旦,故曰“魯國”。由於這一段歷史,山東省又稱之為“齊魯大地”。
既然山東省有“齊”又有“魯”,為何之後定簡稱的情况下,舍“齊”取“魯”呢?要瞭解,當初齊國的地段相比魯國還大,包含春秋時期階段,齊國整體實力也非常強悍,囙此山東省取簡稱為“齊”好像更穩妥。
有關這個問題,以前一度有傳聞,說在當初命名的情况下,大家感覺“齊”和河北省的“冀”太像,怕聽岔了,囙此才選的“魯”。但細細地要來,與齊相仿的簡稱可不僅是一個,囙此這一叫法也許是瞎扯的,真實的緣故還是得歸入歷史人文上。
最先,齊國儘管底盤大整體實力强,但論政治影響力,實際上比不上魯國,因為魯國的君主是達官貴人,而齊國君主只是個功高的大臣。
次之,魯國有一個知名人士能够撐場,他便是儒家學派的創辦人孔子。孔子不但在中國有普遍的知名度,當今世界也是有非常高的影響力,有他做品牌代言人的魯國,怎樣能不勝於齊國呢?
自然,無論是簡稱齊還是簡稱魯,山東省依然是那個文化底蘊濃厚的山東省,仍是中國關鍵的省份之一,始終是一個總體。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