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起義是歷史上一次浩浩蕩蕩的農民運動。規模龐大、領導集體眾多,具有大批的農民基礎。所以自他們的隊伍發展壯大開始,清廷就必然不會選擇坐視不理。
1853年太平軍在南京城外“安營紮寨”,數萬人圍困清軍,清軍也不甘示弱,反向圍攻,重振旗鼓。不過這立即招致太平軍更强的攻勢,他們擊殺清軍總督,一舉攻入城內,直至攻克南京。
就是這場“腥風血雨”的鬥爭,使得清朝官員損失慘重,一時間成為俘虜甚至是殉亡者大有人在,這些人落入敵方手中,當時的狀況也自然難有尊嚴留存。
有這麼一個人,他作為清朝重要官員之一,生前身後都一心為朝廷效力,從未背叛,並且在這場霍亂裏依然選擇了自盡。而太平天國軍隊賦予他的結局卻令人深感詫異,他們甚至在此人死後,給予他禮待,讓他身著太平天國龍袍風光下葬。
這實在可謂是“舉目震驚”了。而這個人就是當時的浙江巡撫王有齡。他究竟是何許人物?何以得此厚待呢?
忠貞為國的一代賢臣
王有齡字英九,號雪軒,侯官人,是清朝重要大臣。在朝為官期間,他官至巡撫、一品大臣。王有齡也是比特少年才子,他父親是比特清廉好官,受父親影響,十七歲時,他就跟隨父親遠赴雲南共同處理政務。
他這個人特別有個性,不僅外表風流倜儻,內在更是“獨樹一幟”。在那個幾乎人人都爭相為官光耀門楣的年代,他卻對八股之學不屑一顧。父親為此也無可奈何。
不過後來,父親用銀兩為他捐了個“鹽大使”的官職,王有齡囙此前往浙江“報導”,這段時期他還“偶遇”了摯友胡雪岩,胡雪岩的幫助讓他很快在自己的崗位上適應了起來。後來一番差遣後,王有齡開始在新昌縣進行打理。
不過當時的新昌縣並不如它的名稱那樣昌明,反而是個“窮凶極惡”之地。好在王有齡不僅才學出眾,在為政方面也是頗有才華,入職不到兩個月就小有建樹。
他也勤政愛民,在看到百姓因饑寒所迫偷盜時,他甚至願意給盜竊者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自那時起,他所在之地就社會清明,而王有齡也囙此不斷被擢升,擔任多地的知縣。
然而沒過幾年,王有齡的父親就因為政史急火攻心,再加上積勞成疾,後來不治身亡。王有齡悲痛難忍,回鄉為父守孝。期滿後,他又重回浙江,並且晋昇為知府,期間不斷遷任。王有齡在這個階段頗有為政才能,對朝廷也是一片赤膽忠心,是比特實實在在的好官。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太平天國運動開始嶄露眉目。王有齡的人生,自此也開始發生逆轉。
“臨危受命”的巡撫之路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起義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南方諸城造成嚴重威脅。這時候出現了一比特人物,這個人曾經受過王有齡父親的恩惠,他就是何桂清。
何桂清當時被任命為浙江巡撫,他上任時,也不斷提攜舉薦王有齡,王有齡在此期間成為江蘇布政使,負責籌措軍餉。這是個艱巨的任務,然而王有齡順利克服了諸多磨難,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而後來的太平軍改換進攻目的,一路直上江浙地區。當時的江浙地區是清廷財政收入的重要地方,太平軍的此番進攻,也使得江浙地區面臨危難。王有齡作為“熱心市民”,自然是看不得這樣的危難降臨在朝廷頭上。於是他開始日夜圖謀,想方設法來防禦太平軍的進攻。
巧合的是,恰好在這時有比特人物前來支援杭州,這個人就是張玉良。王有齡聞此消息,如同“雪中送炭”,所以他旋即與張玉良商討作戰事宜。兩人的努力沒有白費,他們最終得以守住杭州城,王有齡也囙此成為杭州巡撫,與此同時,據傳他也“一夜白頭”。
王有齡或許是見慣了世事無常,所以即便此時他們已成功保住了杭州城,他還是選擇繼續做好杭州城的防護工作,以此來防禦和抗擊太平軍、未雨綢繆。但不幸的是,即便王有齡做好了萬全之策,浙江城最終還是沒能逃過被太平軍攻陷的結局,事態也愈加嚴重。
1861年,李秀成指揮軍隊攻克浙江多地,最終圍困杭州。王有齡陷入十分危險的境地,無人支援的他,此刻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無奈他只好求助曾國藩,然而卻因為種種衝突未能得到及時支援。
所以最終他只能以“破釜沉舟”之勢孤身對抗,負責作戰的諸多安排,一時之間他不僅籌措軍餉,並且指揮進攻和作戰。不過即使是這般的努力仍然沒得到他想要的結果,杭州城經過他的一番堅決保護,終歸還是沒逃過失守的命運。
敗而殉國的英雄,亡後被厚待
杭州的失守,對於王有齡來說是致命的打擊。雖然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備,但這樣的結局依舊讓他難以接受。再加上他操勞過度,導致疾病纏身,所以此刻他身心皆備受煎熬,於是他做出一個令人扼腕痛惜的决定——自縊。
王有齡的赤膽忠心遠遠壓過了他對於死亡的恐懼。所以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他沒有絲毫畏懼,而是淡然取出白綾,在衙門自縊而亡。這一年,王有齡五十二歲,走過了人生半數風風雨雨,最終選擇用這樣的管道來結束自己的一生。
王有齡自縊的消息撼動了眾人,這些人裏也包括太平軍忠王李秀成。李秀成在見到王有齡之前,就曾聽聞他是比特忠孝人士,此番守城失敗自縊,更是讓李秀成驚歎不已。
出於對王有齡的敬慕之情,再加上王有齡為官之時美名遠揚,李秀成為了收攏人心,於是命人將王有齡葬在福州。入葬的儀式很厚重,李秀成甚至命人將太平天國龍袍穿在王有齡身上。要知道太平天國龍袍是只有他們的王族才被允許穿的衣著,王有齡的入葬的待遇實在可謂優越。
然而太平軍在入城圍攻清軍的時候,傷害的清朝大臣及官員不在少數,甚至這些大臣在最後都死得毫無尊嚴可言。而王有齡就成了這些官員裏唯一一比特被太平天國厚葬的清朝大臣。這位大臣為朝廷忠貞一世,最後身著敵方龍袍入葬,實在讓人唏噓不已。
王有齡去世後,太平軍也被壓制。在這之後清廷對在對抗太平天國運動裏死難的大臣進行追封,王有齡也獲諡“壯湣”,並建有專門祠堂來對他進行祭拜。他的墓地甚至一度成為西郊最大的墓葬。
王有齡這位忠貞臣子,在世時為國效忠,死後也受到眾人的尊敬,終而風光一世。不過可惜的是,王有齡的墓葬和祠堂在1977年前後被毀,並且作為他用,留存下來的只剩下一塊碑刻、石框門和抱鼓石。
總結
王有齡的一生,實則可以算是完美的。在那個戰亂年代,他卻成為唯一身穿太平天國龍袍下葬的清朝官員,一生不曾背叛朝廷,並且身死之後也依然能够風光入葬。但這樣的一比特忠貞人臣,最後選擇自縊而亡,也實在是讓人深感惋惜。
參考文獻:
百度百科:太平天國運動員、王有齡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