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販店2款“慘敗”酒,因太便宜被嫌弃,卻是不含1滴酒精的珍品純糧
如果去量販店買東西,只要價格在自己承受範圍內的,除去信賴的品牌,大家可能習慣於挑選價格偏貴的。
價格偏高能給人帶來一種特殊的“安全感”。
話是在理,畢竟廠商的定價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但如果套用在白酒上。
這個想法就變得嗤之以鼻了!
不少人會因為一瓶白酒賣得太便宜而認為是勾兌酒,在心裡就會打上×。
但其實白酒的溢價是有些嚴重,這也是眾所周知的一件事,畢竟純糧食做的都能賣到幾百上千,所以說賣的便宜也可能是好酒。
那麼下麵給大家粗略地算一筆:一瓶一斤的純糧新酒成本有多少錢?
拿釀造成本最高的醬香酒為例,醬香酒的出酒率最低,大約是5斤糧食出1斤酒,我們選用優質高粱和小麥作為原料
高粱一斤是4.5元,小麥是在1.3元一斤左右,
計算得出糧食的成本大概是在14.5元左右,再加上運輸、貯藏、納稅等其餘成本,那麼1斤不錯的醬香酒的基礎製作成本是在40元—70元這個區間。
當然我們還要算上時間成本和人工成本,一瓶道地的醬香純糧酒從釀造到出產至少需要1年的時間。
而白酒行業的人工成本是要偏高的,很多工序不能由機器替代完成,需要大量繁雜的人力去完成,再加上包裝、文宣和報廢。
最後得出結論,一斤不錯的純糧新酒差不多能賣到100-200元左右。
注意這裡再強調一次,這是新酒的大概成本,市場上常見的10年、15年等老酒不在計算範疇之內!
這樣對比一下市面上的白酒價格,大家心裡可能就有自己的盤算了。
這裡分析一下為什麼有些酒純糧酒賣便宜的原因,或者換句話說為什麼這些酒願意定價低?
Ø新增市場競爭力
剛才說了白酒的溢價較為嚴重,溢價最多體現在包裝、名聲、歷史這些因素上。
白酒在我國的歷史可以說是相當悠久,不少品牌動輒就是幾百年的歷史,甚至還有流傳千年的老字型大小品牌。
如果讓這些白酒和名不見經傳的新興品牌平起平坐,那擱誰身上誰也不樂意!
所以說這些白酒只能在定價上作出改動,期望用較低的價格搶佔市場,從而新增自己的銷量。
Ø做酒情懷
其實情懷這個詞一直很虛無縹緲,甚至現在變成了貶義詞,不少人用它來圈錢。
但白酒作為中國比較傳統的行業之一,行業中還是有不少有情懷的大師在的!他們也無意和茅臺、五糧液這種巨頭相比。
只是簡簡單單地釀造好酒,把酒質優秀、價格親民的好酒帶給喜歡喝酒的酒友們。
這種情況在以前的市場環境還是很常見的,只不過堅持的人越來越少了,畢竟如今利益至上。
白酒在價格上的偏見已經持續了太久,這些本應該指向兌酒上的矛頭卻都指在了平價酒身上,這不讓不少好酒都被市場雪藏,平價酒也越來越不好賣。
但就算這樣,還是不乏會有“行業良心”在堅持理念,堅持平價,只是知道的人越來越少!
下麵給大家推薦2款量販店裏的“慘敗酒”,都是不加1滴酒精的珍品佳釀。
不過人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喜歡的朋友不妨先來一瓶先嘗嘗,如果口感滿意,再多囤。
第一款:君中元私藏酒53度
由赤水河洞庭水和貴州當地特產紅纓子糯高粱為原料,釀造出的一款優級醬香酒,釀造人是曾傳政(故),師從原茅臺集團副廠長李興發。
憑藉著釀造人的一股“軸勁”和純粹,這款酒在提升酒質方面做到了純粹,不計成本地打造平價純糧酒。
白酒採用傳統”12987”工藝,端午制曲,重陽下沙,恪守每一道工序。
但也因為只注重酒質,而無暇注重文宣,導致在市場上沒有亮眼的表現,不過在當地酒友這款酒如“至寶一般”,不斷成箱回購。
酒液:晶瑩明淨,沒有雜質,有的是老酒的粘稠質感,酒花豐富均勻,如珍珠般透亮,且不易消散。
酒香:醇厚怡人,開瓶僅需片刻酒香就可遍佈滿屋,只聞酒香就能饞得流口水。
口感:入口爆香,酒液稍觸舌尖,濃郁醬香味立刻席捲口腔,口感微酸但不澀,中段開始回甜,沒有差酒的針紮感。
酒液下肚,沒有刺激的辛辣,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焦香,喝完後唇齒留香,甚至第二天嘴裡還會有淡淡的酒香!
第二款:張弓酒52度
這款酒相信老酒友一定有印象,當年這款白酒如日中天,如今酒廠倒閉慢慢地淡出福斯的視野,不過口感和酒質上確實能說得上是經典。
雖然是濃香型白酒,但這款酒第一次喝的人一定會誤以為是清香型,入口明顯能感覺到甜,但回味卻醇厚,味道不寡淡。
酒香:窖香味突出,香味綿長。
入口:甜綿淨爽、醇厚豐滿,尾淨味長,醇和適口,舌頭像泡在溫泉一樣醇綿舒適,各種糧食的甜味,喝後回味悠長。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