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夢鄭家湖發現300餘座戰國秦漢墓為這一重大研究提供了典型個案

河北 141℃ 0
摘要:出土中華“第一長文觚”的雲夢鄭家湖墓地,已發掘300餘座戰國至漢初的墓葬。11月18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雲夢縣博物館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宣佈,該墓地出土一批精美葬具木板畫,題材罕見,價值重要。鄭家湖墓地位於雲夢縣城關鎮,分佈在楚王城遺址的東南郊,距龍崗墓地約1000米、睡虎地墓地約3000米。為配合當地市政建設,考古工作者在鄭家湖墓地連續開展考古發掘,除出土戰國晚期木觚外,還出土一批罕見葬具木板畫。

出土中華“第一長文觚”的雲夢鄭家湖墓地,已發掘300餘座戰國至漢初的墓葬。11月18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雲夢縣博物館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宣佈,該墓地出土一批精美葬具木板畫,題材罕見,價值重要。鄭家湖墓地位於雲夢縣城關鎮,分佈在楚王城遺址的東南郊,距龍崗墓地約1000米、睡虎地墓地約3000米。為配合當地市政建設,考古工作者在鄭家湖墓地連續開展考古發掘,除出土戰國晚期木觚(詳見本報11月17日7版報導)外,還出土一批罕見葬具木板畫。

(葬具木板畫。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葬具木板畫。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18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雲夢縣博物館漆木器保護實驗室見到了這批木板畫,其中,作為墓室門板的兩塊木板保存完好,其上繪有四幅人物故事,人物形象生動,彩繪精美。

該考古專案負責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羅運兵研究員介紹,這類木板畫,題材均為首見,填補了秦漢繪畫的材質與類型的空白,繪畫上的樹葉紋、扁壺圖案具有典型秦文化風格,仙鶴等圖案則明顯受到楚文化影響,這為研究秦人的生活狀況、葬俗葬儀、藝術造型等提供了重要資料,對探索中國墓葬壁畫的形成也有重要意義。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雲夢縣博物館漆木器保護實驗室見到了這批木板畫,其中,作為墓室門板的兩塊木板保存完好,其上繪有四幅人物故事,人物形象生動,彩繪精美,並繪有扁壺等典型秦式器物。

(考古現場。湖北日報記者全媒記者王晶、海冰攝)

該考古項目現場負責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趙軍介紹,根據工程施工需要,鄭家湖墓地發掘分A、B、C三區進行。2020年度發掘A、B兩區墓葬196座,均為戰國晚期秦拔郢之後的小型墓葬,性質應為楚人及楚遺民的平民墓葬。2021年發掘C區墓葬108座,從墓葬規模、棺椁結構、隨葬品組合、殉牲習俗來看,可確定均為中小型秦文化墓葬,墓主應與西元前278年秦軍佔領安陸後的秦人及其後裔有關,年代跨度為戰國晚至漢初。

羅運兵稱,鄭家湖墓地A、B區楚墓與C區秦墓分隔明顯,墓葬棺椁結構、隨葬品及喪葬習俗等有明顯的差异。他認為,這些資料生動地展示了秦人與楚人從堅守自身文化傳統到相互吸納,再到最後匯入漢文化大一統的歷史行程,為研究中華文明在戰國秦漢時期從多元一體到大一統的文化融合提供了典型個案。

來源:湖北日報

記者:王晶海冰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