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系統邀請!
從經濟學原理出發,從“收藏”的本意出發,任何“收藏”本身都不會有價值,只有在收藏人獲得了獨一無二的東西以後,通過展覽來獲取利益,或通過展開某領域的科學研究來體現它的社會價值或經濟價值。這才是“收藏”的本意與價值。其他的都是高級文明的詐騙——投機。
不管你是什麼品牌,什麼包裝,什麼年份的酒,都不會有收藏價值。因為任何酒都不是不可再生資源,而是可以源源不斷大規模生產的食品,其内容就是快消品。沒有任何展覽、科研價值,也就沒有收藏價值。
本來意義上的收藏價值,是指那些獨一無二或瀕臨滅絕的東西,比如說古代皇帝留下的文物等。後來被一些腦袋靈光的人擴大了範圍,首先把一些數量不多的東西低價搜刮囊中;然後通過“話語權”包裝,通過“洗腦”培育市場;然後吸引第一批嗅覺靈敏的人接盤,從而賺取了第一桶金。有的時候他們看見不斷有人跟進,於是“捂盤惜售”,甚至出高價把之前賣出去的“寶貝”又高價回收,然後又換人接盤,又轉手高價出售……如此一步步人為主動抬高其市場價格,最後留下少量存貨,全部拋售變現。然後又瞄準了下一個目標。
從鬱金香到和田玉,從冬蟲夏草到馬卡,從黃花梨到紅木傢俱,從鑽石到奇石,從藏獒到普洱茶,從蒜米到生薑,從八角到花椒……資本大鱷的這些折騰難道還少嗎?
再回到倍受爭議的茅臺酒,茅臺酒好喝是不能否認的,但是祖國的大好河山一望無際,華夏美酒數不勝數,五糧液、劍南春、西鳳、洋河、古井貢、汾酒、桂林三花、丹泉……正如“好空調,格力造,格力,掌握覈心科技”,沒想到,美的集團早已迎頭趕上甚至已經超越。
茅臺酒並不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白酒的一哥地位。這個白酒一哥首先應該是杜康,然後星移鬥轉輪到到汾酒,然後到五糧液,最後才到茅臺。甚至還有很多版本的“白酒一哥”傳說。包括曾經助茅臺酒一炮成名的“1915年美國巴拿馬博覽會金獎”,實際上是三等獎,不是一等獎即不是最高獎,而且當時獲獎的茅臺酒並不是今天的茅臺酒,而是當時茅臺鎮的“成義燒房”和“榮和燒房”兩家酒坊生產的白酒同時參展,被當時的貴州掌門人按國際慣例統一標注為“貴州茅臺造酒公司”。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肯定是人才濟濟眾星燦燦,他們思維超前,通過舉辦博覽會,發放獎牌來獲利並拉動了地方經濟,並逐步樹立他們在這方面的話語權地位,這體現在後來的一系列“認證”、“獎盃”等當中。ZG企業或組織或個人為了獲得他們的認證、獎盃,不知道交了多少冤枉錢。這就是文化輸出佔領的厲害性。當時這個博覽會是美國多次派員邀請勸導中國ZF首腦組織中國產品參展的。據多方媒體披露,當時展品評比共設立六個獎項:
一等獎大獎章(SSS級)
二等獎榮譽勳章(SS級)
三等獎金質獎章(S級)
四等獎銀質獎章(A級)
五等獎銅質獎章(B級)
六等獎鼓勵獎章(C級)
巴拿馬博覽會獎牌
此會共評出25527個獲獎產品,可見其含金量沒有多高。中國展品共獲獎章1218枚,其中大獎章即一等獎62枚,榮譽勳章即二等獎54枚,金質獎章即三等獎250枚,為各國獲獎之冠。
如今的茅臺酒高端系列年產量已經突破5萬噸,接近1.1億瓶,這已經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天文數位了,而且還不包括茅臺鎮其他幾千家醬香酒廠的產量。但是,茅臺酒還是一瓶難求,供不應求。再看我們廣西幾塊錢一碗的包裝螺螄粉,整個廣西柳州市螺螄粉產業園開足馬力生產,全年總產量也不過3億碗左右。文章分析至此,50ml或500ml茅臺酒有沒有收藏價值,自己去領會吧。
我是一個釀酒人,醬香,濃香,清香,米香等純糧白酒及糯米黃酒系列都在釀造,我認為任何酒都沒有收藏價值,只能够說有投機的機會,就看你誰算得過誰?
歡迎關注源野釀酒,與你一起讀懂中國的酒文化。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