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36歲員工猝死背後:比亞迪Q3利潤“暴雷”,傳統車銷量尷尬

陕西 74℃ 0
摘要:一起員工猝死事件,將最近默默發財的國內汽車巨頭比亞迪,拉上了風口浪尖。據澎湃新聞報導:11月5日,36歲的王江龍(化名)被發現猝死在出租屋中,其生前在比亞迪西安工廠工作。警方出具的調查意見告知書顯示,已排除刑事案件。最新的三季報顯示,比亞迪的利潤“暴雷”了。如財報披露,今年3季度,比亞迪營收543.07億元,同比增長21.98%。三季度,比亞迪歸母淨利潤為12.70億元,同比下滑27.5%。三季度,比亞迪燃油車銷量2.3萬臺,下滑61.6%。

摘要:市值飛漲、質疑頻發(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妹兒&編輯|凱

一起員工猝死事件,將最近默默發財的國內汽車巨頭比亞迪,拉上了風口浪尖。

據澎湃新聞報導:11月5日,36歲的王江龍(化名)被發現猝死在出租屋中,其生前在比亞迪西安工廠工作。警方出具的調查意見告知書顯示,已排除刑事案件。

與此同時,家屬質疑該員工的意外去世,和其生前曾連續超時高强度工作有關聯。

從逝者手機中調取的工作打卡記錄顯示,10月份,他有26天的工作時長都在12小時左右。從10月28日到11月3日,該員工連續上了7個夜班,其中6個夜班工作時長在12小時左右。

11月17日晚,雙方在轄區派出所協商三個多小時後達成一致:除退還公積金社保等之外,企業一次性支付王江龍家屬20萬元。

11月18日,比亞迪方面回應澎湃新聞,“員工的死亡原因還待進一步調查。現時,我們正在與員工家屬積極溝通,希望能夠妥善處理好相關善後事宜。”

01

從富士康到比亞迪,類似的事件雖是個案,但背後也不乏存在共通的邏輯。比如製造業流水線的工作量之大,以及管理模式的粗放等。坊間喜歡把這些公司稱之為“血汗工廠”,不是沒緣由。

在知乎相關帖子的回復上,蜜妹看到答友“魯森林林”發的一段經歷,頗為感慨。TA說:十年前,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找到某家汽車主機廠的工作。剛去報到的時候,要下車間三四個月。那段經歷迄今讓我印象深刻,到現在我還清楚的記得上大夜班、上10到12個小時的班、重體力抬鋼板等等細節。想起這些我現在還會做噩夢,還會想著儘快下班去坐班車回住處休息。太累了。想不到都十年過去了。比亞迪等汽車企業還是這樣的操作,一點改善都沒有。現在不是已經2021年了嗎?為什麼還沒改善?

大概也是10年前,2011年的6月,比亞迪回歸A股,根據彼時的發行公告,公司首次發行A股的發行價格確定為18元/股,對應市盈率為20.47倍。如今來看,比亞迪這只股票無疑是成長迅猛,讓大部分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

截至2021年11月18日收盤,比亞迪A股股價為295.40元,微跌0.49%,動態市盈率達到263.48。

員工薪資方面,根據同花順的統計,2012年,比亞迪人均薪酬4.61萬元、高管人均薪酬149.49萬元;2020年上述兩個數位分別為10.81萬元、275.47萬元。

從整體數據來看,雖然這些年比亞迪踩上新能源的風口,市值飛上天,但薪資方面還是比較“傳統”。與阿裡、騰訊等“大廠”肯定比不了,甚至對造車新勢力比如“蔚小理”來說都沒有什麼優勢。

如此來看,比亞迪的市值紅利,輻射到基層員工身上還比較少。

02

另一方面,比亞迪市值一路漲到現在,也充斥這各種泡沫的質疑。

從估值的角度來看,這個市盈率已經高到離譜。側面反映的是,比亞迪的業績奔跑速度跟不上估值。

最新的三季報顯示,比亞迪的利潤“暴雷”了。雖然營收增速還不錯,銷量也可觀,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似乎並未好轉。

如財報披露,今年3季度,比亞迪營收543.07億元,同比增長21.98%。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451.92億元,同比增長38.25%。

最新產銷快報更是亮眼:10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產量為81575倆,今年1-10月累積423260輛,累積同比高達215.41%。

10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為81040輛,今年1-10月累積銷量418619,銷量累積同比增長212.03%。

但利潤方面,就有些失色了。

三季度,比亞迪歸母淨利潤為12.70億元,同比下滑27.5%。

前三季度,這一數位為24.43億元,同比下滑28.43%。如果看扣非淨利潤,下滑幅度更大。

毛利率方面,三季度比亞迪同比也下滑顯著,從去年同期的22%+跌到13%+,淨利率則從2020年同期的5.7%將至2.7%。

前三季度的情况也差不多,呈下跌狀態。

03

還值得注意的是,一邊是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產銷一騎絕塵,另一邊其傳統燃油車的銷量則顯得頗為慘澹。

三季度,比亞迪燃油車銷量2.3萬臺,下滑61.6%。前三季度僅售出11.5萬臺,下滑27.1%。

看到這裡,蜜妹都差點忘了,比亞迪是一家主打燃油車的公司。何止燃油車,比亞迪的身份可謂是“多變”,還有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城市軌道交通等業務,2020年還“轉型”為口罩生產商。

當然,業務“多變”不是壞事,給投資者和員工帶來足够回報即可。

目前來看,投資者的回報是有了,但員工高强度工作,似乎不僅並沒有換來高薪的回報,也沒有給比亞迪帶來更高的利潤率。這背後,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對了,此前針對諸多企業的996行為,人社部曾明確表示:嚴重違法。今年下半年,諸多大廠也有所行動,如快手、位元組跳動、美團、Boss直聘、vivo等等紛紛宣佈取消大小周。之於比亞迪,是不是也有進步空間?但願類似的“悲劇”能再少一點。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注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