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脊髓損傷一直是一個世界醫學難題。車禍、高空墜樓常常會導致脊髓損傷,有人囙此癱瘓,甚至失去生命。
近日,通過“協南合作”項目,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南山醫院)來了一比特重量級的骨科大咖,他就是為了讓癱瘓患者重新自主站立行走,而不懈努力攻關這一世界醫學難題的武漢協和醫院骨科醫生郭曉東教授。
郭曉東教授主要從事骨盆髖臼骨折、脊柱骨折脊髓損傷、骨質疏鬆性骨折、難治性骨不連/骨髓炎等創傷骨科疾病的微創治療。
據悉,每週三上午,他將在醫院出門診,讓南山乃至深圳骨科疑難重症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高品質的診療服務。
8歲男孩倒地受傷,四肢癱瘓、不能呼吸
今年3月一個中午,8歲的小明(化名)在學校玩耍時被同學推倒在地,不小心傷到了頸部,當時就四肢無力,不能站立。
急送當地醫院後,已大小便失禁,急診CT和核磁檢查發現頸椎寰樞椎脫位,頸1-2脊髓明顯受壓水腫。當天夜間小明出現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降低,緊急氣管插管,並上呼吸機治療。
因患兒年齡小,上頸椎脫位,高位脊髓損傷四肢癱,脊髓呼吸中樞受壓、呼吸肌麻痹、病情危重。當地醫院建議家屬儘快把孩子送往大醫院救治。
家屬同意後,當地醫生就把小孩的病情資料發給了國內治療脊髓損傷的權威專家武漢協和醫院骨科的郭曉東教授。
36小時後,當病人安全地到達武漢協和醫院時,郭曉東教授團隊已在骨科急診等待,立即再次評估患者病情,啟動脊髓損傷急診手術程式,4小時內完成了急診手術所需的所有術前檢查與多學科評估。
郭曉東教授表示,因為小明的寰樞椎脫位,頸1、2節段的脊髓卡壓損傷,同時卡壓的脊髓神經周圍發生了嚴重的腫脹,脊髓水腫並在向上下方的脊髓蔓延,病情達到了脊髓損傷分級中的最高等級——AIS- A級。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就是損傷腫脹的脊髓除了受到骨性的壓迫外,還受到了硬脊膜軟脊膜的卡壓,引起的脊髓脊膜腔綜合征。
囙此,要想挽救小明的呼吸心跳等生命體征及促進脊髓功能恢復,最關鍵的步驟就是儘早充分減壓,解除脊髓的壓迫;其次是恢復脊柱的序列、穩定脊柱。
小明隨即被推入手術室並行急診手術減壓手術。在顯微鏡下,經過3個多小時的努力,郭曉東教授團隊小心翼翼地完成了手術的既定目標,即復位固定,切開C1-2全椎板減壓,顯微鏡下行保留蛛網膜的硬脊膜擴大成形手術)。術後順利轉入ICU繼續重症監護治療。
ICU治療期間,協和脊髓損傷多學科團隊對小明進行了氣管切開、呼吸道管理、神經營養、呼吸及全身康復治療10天后,小明的病情有了明顯好轉,恢復自主呼吸,並順利離線。患者四肢感覺、運動功能逐漸好轉。
經系統的康復鍛煉,術後3個月,小明已經可以自己站立、寫字。如今,他已經能自己行走了。
傷後8-24小時,是脊髓損傷搶救的黃金時期
世界頂級醫學期刊Lancet Neurology最新的研究發現:脊髓損傷後8-24小時內急診手術減壓,患者的感覺、運動功能評分比晚期手術更高,並能够最大可能的挽救脊髓神經功能。而受傷36小時後手術則效果將大打折扣。
然而,如果受傷時間已超過36小時,是否還需要急診手術呢?
郭曉東教授在國際權威雜誌Spine發表的研究表明:即使是完全性脊髓損傷(AIS- A級)患者,患者的脊髓很少是完全性橫斷的,絕大多的患者脊髓神經纖維束有不同程度的保留。
囙此,郭曉東教授認為治療脊髓損傷的首要目的是在搶救患者生命的同時,儘早的手術徹底減壓脊髓,盡可能的保留殘存的脊髓神經組織,解除脊髓脊膜腔綜合征所帶來的影響。
“小明是幸運的,在他的脊髓還沒有徹底受損的時候,他媽媽就送到我們醫院來了,搶救還算及時,如果能够更早一點做手術,可能他的恢復的效果會更加明顯。”郭曉東教授說。
車禍、高空墜樓、重物砸傷、運動意外……因外傷等多種原因導致的脊柱脊髓損傷一直是世界醫學難題,不僅會帶來四肢癱、截癱等症狀,而且可能抑制呼吸心跳驟停,危及生命。
據統計,我國每年新增脊髓損傷人數已超過12萬人,不僅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巨大傷害,還造成了巨大的經濟社會負擔。
脊髓損傷急性期發展較快,開始時大多是組織出血、水腫,如果不及時搶救處理,將導致脊髓的變性壞死。入院後動態的MRI、脊髓DTI-DTT等影像學檢查,及評估能够發現脊髓神經的病理改變,為患者個性化的手術治療的策略提供參攷。
武漢名醫南下,造福深圳骨科患者
郭曉東教授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骨科醫院二級教授、博導、主任醫師,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神經再生分會脊柱損傷與功能重建學組組長。
他曾赴加拿大從事脊髓損傷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師從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Fehings教授及北美脊柱學會主席Charles Tator。1年多的博士後學習,讓郭曉東更加深入地瞭解了脊髓損傷的最新進展,也認識到國內脊髓損傷診療水准同其他已開發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國外學習期間,郭曉東一直在思索自己到底能為脊髓損傷的患者做一點什麼具體的事情。回國後,他專注於脊髓損傷的新理念、新技術、新產品,提出了“脊髓脊膜腔綜合征”的新理念、以早期硬脊膜/脊髓切開減壓為主的脊髓損傷綜合診療新策略,並寫入多個脊髓損傷權威指南,創建協和脊柱脊髓損傷MDT團隊,成立了中加脊柱脊髓損傷中心,並在全國成立中加脊柱脊髓傷病診療聯盟。為患者帶來高水准、高品質的全方位診療,大大提高脊柱脊髓損傷患者的救治率。
在創傷骨科領域,除了專注脊柱脊髓損傷的微創治療和研究外,他還專攻另一老大難問題——骨盆髖臼骨折。
為了解决國際骨盆髖臼治療上的覈心問題,郭曉東教授帶領團隊發明轉化了Union Plate“協和”骨盆髖臼內固定系統、高位髂腹股溝入路、骨修復資料等三項原創成果為標誌的微創精准固定覈心技術體系,獲中美專利26項,獲湖北省科技發明一等獎,為骨盆髖臼骨折提供了安全、微創、精准治療的新路徑。
今年11月,這位國內創傷骨科領域的大咖南下了。
通過“協南合作”項目,郭曉東教授將在協和深圳醫院駐點一個月,通過手術、帶教、疑難病例會診等管道,為創傷骨科亞專科的建設發展“把脈”,提升創傷骨科診療水准。
讓深圳患者受益的是,每週三上午,郭曉東教授將在骨關節科出門診,讓南山乃至深圳創傷骨科疑難重症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高品質的診療服務,看大病不用出深圳。
有需要的患者,可通過“協和深圳醫院”微信公眾號的“智慧醫院”進行預約掛號。
【記者】丁侃
【通訊員】向雨航
【作者】丁侃
【來源】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