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聯合國糖尿病日傳出消息,上海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資料顯示:本市35歲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達21.6%,意味著每5個35歲及以上成年人中,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許多市民得悉消息後不禁疑惑:糖尿病離我這麼近嗎?到底名額達到多少算糖尿病?糖尿病帽子戴上是不是就摘不下來?就市民關心的一系列問題,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內分泌科鹿斌教授講解。
糖尿病離我這麼近了麼?
每5個35歲及以上成年人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鹿斌說,這一基於上海監測而出的數據還是比較準確的。從我國糖尿病人群調查患病率來看,現時是11.2%,即18歲以上成年人約為10個人裏1個糖尿病患者。
“調查出來的患病率與實際已知患病數據可能還有一些差距”,專家解釋,“許多糖尿病患者並不知曉自己患病,有報導提示未診斷率54%。而流行病調查時一旦達到糖尿病標準就列為患病,這就會造成調查患病率與已知患病數據上的落差。”
鹿斌說,現時上海老齡化程度較高,60歲以上人群占戶籍人口35%左右,針對2型糖尿病,年齡越大患病風險越高。此外,近年肥胖人口數量有所增加,糖尿病年輕化趨勢也很鮮明。基於上述原因,上海糖尿病患病率可能持續走高;不過隨著市民健康意識日漸普及,膳食結構持續優化,相信未來糖尿病患病人數會出現拐點。
那麼,到底如何界定糖尿病呢?專家明確列出三個名額:空腹血糖≥7mmol/L、糖耐量兩小時血糖≥11.1mmol/L、以及隨機血糖≥11.1mmol/L。這三者是“或”的關係。如出現症狀,符合一個名額即診斷為糖尿病;如無症狀,名額符合兩次以上即診斷為糖尿病。
糖尿病“戴了帽子”就摘不下來?
以往的觀點是:糖尿病一如高血壓,一旦被診斷就要終身服藥,不少市民理解為“一旦戴上了帽子就摘不下來”。鹿斌對此表示,現時醫學界普遍認同部分糖尿病通過治療可逆轉或長期緩解的。例如,超級肥胖人群通過手術治療後,嚴重症狀得到緩解,血糖也可能會回歸正常。
日常糖尿病管理方面,專家明晰:糖尿病血糖總體目標為空腹血糖<7mmol/L,餐後血糖<10mmol/L,糖化血紅蛋白<7%等。“這是個總體的血糖目標,但是糖尿病可能合併很多疾病,每個患者具體情況存在差异,囙此近來醫生更提倡個性化的管理,例如老年人群、惡性腫瘤患者等,不同人群細分血糖管理差別。”
許多人誤以為家裡沒糖尿病家族史,就可以盡情吃喝,專家也表示,這一認知並不對。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風險更高,但並不意味著沒有家族史“一勞永逸”。正如今年聯合國糖尿病日的主題——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每個人都應該知曉預防糖尿病的知識,避免暴飲暴食、避免肥胖、適度運動、適度休息。
專家由此建議:35歲及以上成人要定期檢測血糖,及時知曉個人和家庭成員血糖水准,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一旦患病,需要規範治療,有效控制血糖,積極預防或延緩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發生與發展。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