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崇明人看病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

養生健康 62℃ 0
摘要:醫療乃民生之需,攸關生命安全。為了讓百姓病有所醫,五年來,崇明持續優化醫療資源配置,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增進百姓健康福祉。長期以來,“看病難”是長興島居民的心頭痛。自從新華醫院長興分院於去年底投入運營後,這一情況發生了轉變。此外,五年來,崇明還加强疾病和健康危害因素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提升衛生應急處置能力,提高婦幼保健公共服務水准等,逐步構建起覆蓋全區的基本公共衛生體系,為百姓築牢健康屏障。

醫療乃民生之需,攸關生命安全。為了讓百姓病有所醫,五年來,崇明持續優化醫療資源配置,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增進百姓健康福祉。

長期以來,“看病難”是長興島居民的心頭痛。由於之前長興僅有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2家民營醫院,只能滿足百姓基本醫療需求,疑難危重、急性創傷等患者只能轉去市區醫院診治,非常不便。自從新華醫院長興分院於去年底投入運營後,這一情況發生了轉變。

圖說:五年來,崇明持續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崇明區新聞辦供圖(下同)

完善醫療資源配置

“以前帶小孩去市區看病,來回一次就要花上幾小時時間,身心俱疲。”姚萍告訴記者,新華醫院長興分院開診後,他們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感受到了便捷、高效的就醫體驗。

近年來,隨著長興島海洋裝備產業的不斷發展,來崇務工人員不斷增多,“看病難”問題也同樣困擾著他們。如今,在工作單位附近就有一家綜合醫院,有效緩解了他們的就醫難題。

據瞭解,新華醫院長興分院是長興橫沙地區首家二級綜合醫院,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康復功能為一體。運營後的醫院填補了崇明東部綜合醫院的空白,為羣衆提供更均衡優質的醫療服務,也為長興加快建設千億級海洋裝備島提供更堅強有力的醫療保障。

五年來,崇明加快完善衛生醫療資源規劃,除了新建新華醫院長興分院,還建設了陳家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裕安分中心,於2019年年底開診;遷建區第三人民醫院,今年7月投入運營。遷建後的區第三人民醫院,整體規模比原來的舊院擴大4-5倍,提升了軟硬體設施,造福崇明西部乃至全區百姓。

如今,崇明三島已完成優質醫療機構佈局,形成以區域醫療中心(新華醫院崇明分院和十院崇明分院)和2家綜合醫院(區第三人民醫院、新華醫院長興分院)為中心,1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基礎、219家村衛生室(服務站)為網底的三級醫療服務體系架構。

各個醫療機構上下聯動、銜接互補,發揮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整體功能,為全區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大小病情“一網打盡”

“大病不出島”一直是崇明廣大老百姓的期盼。作為全區醫療中心、崇明地區唯一一家三級醫院,新華醫院崇明分院重任在肩。五年間,新華醫院崇明分院在腎內科、神經內科、小兒外科、腫瘤科等多學科取得突破。如今,血透、溶栓取栓治療、肺栓塞搶救等,依靠先進的設備科技,都能在崇明進行;尿毒癥、腦梗等急危重病,在本島即可獲得較好診治。

今年,一比特50多歲的患者,突發胸悶被送到新華醫院崇明分院就診。在做心電圖檢查時,患者的心跳突然停止。隨後,患者被送到急診室,醫務人員立即對其進行心肺復蘇,搶救過來後,直接將患者送到導管室進行介入治療,全程只用了不到一小時時間,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急性心梗等多種致命性心腦血管疾病,發病快、死亡率高,發病初期的120分鐘是救治的黃金時間。以往,由於崇明相關科技不成熟,患者只能去市區醫院看病,路途上的時間延誤往往會導致患者的高致殘率、高致死率。近幾年,在新華醫院總院的支援下,新華醫院崇明分院可有效開展相關手術。不僅如此,隨著醫院在2019年建立胸痛中心後,搶救成功率大大提高,已達到90%以上。“胸痛中心成立後,簡化了患者的就醫流程,針對急診預檢到心電圖室、驗血處、導管室等涉及的救治場所,形成急救綠色通道,縮短病人的搶救時間,降低死亡率。現時,我們每年成功救治心血管疾病患者有800多位。”副院長閆振峰說。

大病基本不出島,小病也可不出鎮。2018年1月,崇明開始打造“以健康為中心”的2.0版新華-崇明緊密型醫聯體。“升級版”醫聯體通過綜合共亯醫聯體內醫療衛生資源,促進優質資源下沉至鄉鎮、社區,使百姓在家門口“好看病,看好病”。

醫聯體以新華醫院崇明分院為覈心醫院,聯合區域內其他醫療機構,開展醫療資源共亯、科技支撐等工作。比如,三級醫院可以實时接收羣衆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拍攝的X攝片、心電圖等,讓他們在家門口就可獲得專家的診治。

與此同時,來自醫聯體內的專家和醫生,會不定期下沉到基層定期開展臨床帶教、業務指導、人才培養、義診等工作,提升基層醫務人員的診療水准,對居民的疾病進行早預防、早治療,逐步實現“小病不出鎮”的目標。

推動中醫藥發展

中醫藥是醫療衛生體系建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疾病治療、預防保健方面都具有顯著的特色和優勢。五年來,本區積極推動中醫藥發展,堅持中西醫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滿足羣衆的中醫藥需求,也為推進崇明健康事業發展奠定基礎。

“我的失眠症狀比較嚴重,之前服用西藥沒效果,還有副作用,來到區第三人民醫院找專家開了中藥方,吃了幾個月後,症狀緩解很多。”家住廟鎮的朱女士說。

自2015年6月,區第三人民醫院同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實行同質化管理以來,羣衆在家門口就可享受到優質高效的中醫藥診療服務。“我們醫院開設了康復科、推拿科、針灸科等15個中醫專科門診,為羣衆提供多樣化的中醫藥服務。而且依託總院,中醫專家陸續入駐,將膏方、冬病夏治、兒科推拿等優質資源帶到百姓身邊,受到羣衆的一致好評。”副院長顧利華說。

中醫藥在康復領域中發揮獨特優勢,為此,醫院將中醫與現代康復科技有機結合,形成以中西醫結合治療為特色的康復醫學科,配備將近200張康復床位,設立康復治療室、理療針灸治療室等,幫助機體功能障礙的病患最大程度恢復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質量。

由於身患腦梗,袁老伯雖出院在家,但引發的後遺症仍導致肢體活動困難。前不久,袁老伯來到醫院進行康復治療,通過中藥、針灸、康復訓練、理療等一系列中西醫結合治療後,身體逐漸恢復。“這裡中醫藥種類豐富、康復設施完善,還有專業醫生指導訓練,為我們大病康復期的老人提供了一個就醫新選擇。”

不僅在城鎮,在基層,百姓也能享受到中醫服務。“十三五”期間,1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設定中醫科,基本形成相對獨立的中醫藥綜合服務區。全區大部分衛生室配備了“能中會西”的鄉村醫生,均能開展刮痧、拔罐、艾灸、推拿等中醫藥服務。

近年來,通過人才引進等管道,崇明醫療機構不斷充實中醫藥專業人才隊伍。同時,組織開展中醫適宜科技等培訓,提升中醫診療水准。區第三人民醫院住院醫師戈欣表示,從這些培訓中受益良多,“專家和老師們將豐富的實踐經驗傳授給我,讓剛剛畢業的我快速成長,今後我會用中醫藥科技更好地為家鄉百姓服務。”

此外,五年來,崇明還加强疾病和健康危害因素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提升衛生應急處置能力,提高婦幼保健公共服務水准等,逐步構建起覆蓋全區的基本公共衛生體系,為百姓築牢健康屏障。

新民晚報記者李一能通訊員範立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