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患者,談起糖尿病你不一定馬上提起興趣。
正如主流的疾病都被呼籲需要關注,糖尿病躋身其中,讓人覺得的確需要留意,但沒什麼特別的點。
然而,根據測算,這個超1億國人已經患上的慢性病,長期以來有六成患者對此並不知情。這指向了糖尿病的隱匿性,及公眾對此的認知匱乏。
11月14日,第15個聯合國糖尿病日。這個你耳熟能詳但時常忽視的疾病,你需要多瞭解一點了。
糖尿病,興起的“健康殺手”
糖尿病的患病率在中國一直呈增長態勢,暫無穩定或轉折迹象。
根據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在2021年出具的報告,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中國最新的糖尿病患病率為11.2%。
同比1980年的測算結果,患病率激增約15倍。
同比於其他疾病,糖尿病患病率上升的負面影響頗為顯著。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梁曉峰團隊在《柳葉刀》上發表的分析結果顯示,中國人面臨的主要疾病負擔中,糖尿病從1990年數據中的位列第19名,躍居到2017年數據的第8名。
這意味著,糖尿病僅位列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因素之後,成為威脅中國人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
這個伴隨人類多年的疾病,為何近年來在國內新增了這麼多患者,又製造了這麼大的健康威脅?
根據共識,糖尿病是一種血糖(葡萄糖)水准過高的疾病。當患者身體不能控制胰島素的有效分泌,長期存在的高血糖,會導致身體組織的功能障礙和長期損害。
主流的觀點是將糖尿病劃定為1型和2型。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通常由於先天的細胞缺陷,導致胰島素絕對缺乏而引起高血糖。囙此,它的主要發病人群多為兒童。
而2型糖尿病,儘管有一定比例源於遺傳,但共識是與後天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非健康的生活生產,以及由此帶來的肥胖問題,都是引致2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而亦有一定比例的糖尿病,與女性妊娠期或其他罕見因素有關。
國內不同類型的糖尿病分佈比例並不精確,但多個權威來源認同,2型糖尿病的數量占了總患病者的90%以上。
這意味著,除去早期的遺傳因素,多數人患上糖尿病,真的與他們的生活方式有關。
囙此,糖尿病在民間被稱為“富貴病”,不是沒有道理。
生活條件好起來了,高熱量、高糖度的美味觸手可得,大家很容易發胖。
然而,當真正患上糖尿病,隨著消化功能异常,患者反倒會出現消瘦、多食的症狀。
現有文獻的結論是,中國人糖尿病患病率的快速新增可能就源於肥胖率的上升以及人們體力活動的减少。
分體重來看患病率,可以呼應這一結論。對12458名中國成年人的調查顯示,當身體質量指數(BMI)處於超重和肥胖階段時,糖尿病的患病率會位於高位。
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已處於糖尿病前期。即,身體的糖代謝出現不正常,趨於向糖尿病的標準靠攏。只有當BMI處於最適中的階段,糖尿病及前期的患病率才處於最低水准。
年輕人怎麼就成了“糖友”
糖尿病的患者儘管以中老年人居多,但它現在早已算不上老年病。
與糖尿病關係密切的生活方式,年輕人可能會占了數條:熬夜加班吃亱宵,週末躺著不想動,日常狂飲奶茶可樂續命……
其結果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的確成了“糖友”。
對比一份2008年與2013年的調查數據會發現,儘管年輕人的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發病率會明顯低於人群平均。但從增速來看,年輕群體的規模擴大得更快。
其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從3.2%上升到5.9%,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從9%上升28.8%。短短五年,變化迅速。
年輕人是如何發現自己得了糖尿病的?對知乎的問答主題編碼後發現,體檢是他們發現糖尿病的重要契機。
“不慎跌倒摔斷手臂,住院打算做手術,術前檢查被告知血糖太高。”一名用戶回答道。在此之前,他暫未覺察到身體的異樣。
與此同時,一些回答討論了嗜睡、易渴、身體消瘦、尿頻,這些特點都呼應了患上糖尿病後的常見症狀。相對更好的知識儲備,會讓年輕人相比中老年更快前往診斷。
但當這些症狀被發現之前,身體的健康警報其實已響起許久。
糖尿病患者的焦慮,不限於疾病本身
糖尿病兇猛。所幸的是,治療手段已經及時跟進。
儘管根治的幾率依然很低,但共識在於糖尿病已經是一種可防可控的慢性病。胰島素、降糖藥的出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但當治療怠慢,或當地醫治水准存在缺陷,糖尿病的兇猛之處在於它引來的各項併發症——繁多而且隱蔽,且可能出現在全身各處。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測算,已知的糖尿病併發症高達100多種,是現時已知併發症最多的一種疾病。
而它們大多為漸進式發展,不一定快速擴張,但卻讓人極為痛苦。
除了疾病本身,糖尿病患者的焦慮還來自家庭與社會。我們在丁香醫生平臺的問答裏,可找到他們關於糖尿病的憂慮故事。
首先來自遺傳。1、2型糖尿病都具有一定的遺傳因素,儘管不會直接發生遺傳。但若家族中存在患者,後代的患病幾率也會提升。
受此影響,伴侶間對婚姻生育產生猶豫:“女朋友家屬有糖尿病患者,我和她的後代患上糖尿病的幾率有多大?”一比特青年男子提出疑問。
儘管專業醫師的回答通常為“風險可控,不用太擔心”。但在就業與社會歧視的視角,患者的焦慮很難平息。背後的現實情况是,部分醫院、公務組織的招錄中,對糖尿病的錄用限制明確存在。
囙此,儘管糖尿病的診治並不難,人人都知道患了病需要服藥來降低血糖,其他生活體驗與常人無異。
但患病後的實際挑戰,除了病痛本身,還來自社會的各項因素。無論是理應被摒除的就業歧視,以及客觀的潜在生育制約,都在現階段讓糖尿病的患者鬱悶,尤其是置於年輕人。
預防和認知,健康話題中的老生常談。但現在來看,糖尿病的認知普及和診療保障做得還不够。
兩項以上的大規模樣本研究證實,超過一半的中國患者對自己患有糖尿病這事並不知情。而在知情的人當中,不到一半的人會接受治療。治療的人當中,又僅有近六成人達到了有效控制。
如此算下來,真正控制好糖尿病的患者是絕對的少數。
動起來,少熬夜,管管嘴,亦或是多做體檢。每項小行動,看似日常,但都可能讓自己距離糖尿病等問題更遠一步。
而不會面對最想吃的美味時,只有眼饞的份。
出品人丨楊瑞春主編丨趙涵漠責編丨郝昊運營丨菜菜今魚撰文&數據&設計|鹿鳴編輯丨菜菜出品丨騰訊新聞穀雨工作室
騰訊新聞出品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複製和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