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普天”退出合肥市場2000多汽車充電樁淪為擺設

安徽 70℃ 0
摘要:11月8日,安徽商報融媒體對合肥充電站的關注,引起眾多省城市民尤其是新能源車主的共鳴。在持續探訪中記者發現,曾占合肥新能源充電“半壁江山”的中國普天充電樁,逐漸消失在合肥新能源發展浪潮中。8日下午,合肥市城鄉建設委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去年二三月份,他們對該城充電樁進行摸底時就被告知,中國普天退出合肥市場,遺留下“2000多個充電樁”,現時這些充電樁如何再利用,尚無確切方案。

20個充電站,居然有16個存在不同程度問題。11月8日,安徽商報融媒體對合肥充電站的關注,引起眾多省城市民尤其是新能源車主的共鳴。在持續探訪中記者發現,曾占合肥新能源充電“半壁江山”的中國普天充電樁,逐漸消失在合肥新能源發展浪潮中。

8日下午,合肥市城鄉建設委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去年二三月份,他們對該城充電樁進行摸底時就被告知,中國普天退出合肥市場,遺留下“2000多個充電樁”,現時這些充電樁如何再利用,尚無確切方案。

[現狀]“中國普天”充電站淪為停車場

售後電話打不通,安徽分公司的電話是空號。今年10月,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探訪合肥新能源充電樁時,便發現中國普天充電樁“癱瘓”已久。

在合肥市政府6號門附近,30多座充電樁一直無法使用,記者試圖將問題迴響給該公司,卻求助無門。“這裡的充電樁自去年就壞了,到現在也沒人來維修。”停車場內一比特知情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其他中國普天充電樁現況如何?

11月8日早上10點左右,當記者到達位於瑤海區和平路與南陵路交口東南側的普天新能源充電站時,地面正在施工。15座標有“中國普天”印記的新能源充電樁由西向東依次排列在行道樹旁,其中一座主機殼的後蓋向後撇開,同時在機器正前方,5個大型垃圾桶佔據了停車位。15座機器上的按鍵,經記者多次按壓後,顯示幕仍未有任何反應。

“這裡好幾年沒有人來充電了,一直都是當停車場使用。”一位在周邊居住了近10年的居民告訴記者,這個充電站曾經非常擁擠,有不少新能源車主來此充電,但近些年人逐漸少了。“我曾聽到過有車主抱怨,充電站樁小毛病有些多。”

在包河區廬州大道與繁華大道交叉口北側的普天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外,記者也發現了類似的情况。20座不同款式帶有“中國普天”銘牌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均有不同程度損壞,有的充電介面處已鏽跡斑斑。其中4座充電樁上的顯示幕已經破碎,按鍵沒有任何反應,充電槍也不見了踪迹。據充電樁背面的產品標牌記錄,20座充電樁都為2013年左右出廠。

當天記者走訪了5處中國普天充電站,無一例外均已“炒魷魚”。

[昔日]

曾服務合肥公共交通

記者瞭解到,作為央企,早在2013年,中國普天充電樁就入駐合肥。“最頂峰時,安徽充電樁年總用電5000多萬度;中國普天的就有3600多萬度,可以說占了七成用電量。”曾在普天新能源安徽分公司工作的方先生告訴記者。

中國普天充電樁由普天新能源運營,該公司是以新能源汽車充電網路建設、運營和服務為主業的中央企業,是中國普天資訊產業集團公司控股子公司。

來到合肥後,普天曾與江淮“戰略合作”。2015年12月2日晚間,江淮發出公告稱,公司於11月30日與普天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雙方擬在市場推廣、充電網路建設、創新服務模式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並建立廣泛、牢固的業務合作夥伴關係,最終實現車輛和充電設施網絡的協調發展,共同為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彎道超車”盡職盡力,協定有效期為5年。

“最早中國普天建設充電樁也為新能源計程車服務!”據知情人透露,在2019年前後,因為中國普天充電樁設備老化,功率較小等原因,很多新能源車駕駛員也慢慢不願意繼續使用普天公司的充電樁。“主要是設備跟不上時代的需求,按照當時的車型充滿一次電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該人士告訴記者。

除了計程車,普天新能源充電樁還曾為合肥公交車充電。

[緣由]

退出合肥市場留下充電樁

業內人士普遍持一觀點,最早給合肥新能源乘用車作大規模配套充電樁的是中國普天;但在後來的發展中,該充電系統逐漸被“合肥充電”替代。

11月8日,記者從合肥市城鄉建設委獲悉,中國普天已退出合肥市場。“去年二三月份,我們對合肥市場充電樁摸底的時候,普天安徽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就離職了。”合肥城鄉建設委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公司退出時,遺留下2000多個充電樁。

留下的2000多個充電樁如何處理?該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對此也在研究,希望有關企業可以捕手。“如若沒人捕手,會導致嚴重的資源浪費。”採訪中有業內人士提出,希望儘快解決這些“炒魷魚”充電樁的“再就業”問題。

[聲音]

運營模式單一導致盈利難

“運營模式單一,除了充電外,沒有別的管道營利!”方先生表示,普天入駐合肥後,在發展中遇到了很多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决。“你們報導的充電樁問題,我們很早就發現了,但那時候問題就沒能很好解决。”

有業內人士表示,充電服務商盈利難問題甚為普遍,而現時充電樁運營企業主要的盈利模式是賺取充電服務費和相關的廣告費,無法盈利的主要原因是(與燃油車保有量相比)需要充電服務的電動汽車總量現時還不多。

也有人士贊同這樣的觀點:盈利難和利用率低有關。據悉,截至目前,我國公共充電樁行業功率利用率平均只有4%左右。一般而言,利用率要達到10%~15%才能實現盈利。在低利用率下,收入上普遍依賴電費差價、充電服務費,暫時較難盈利。

在方先生看來,合肥的新能源充電樁建設仍然有很多細節亟需完善。另外,他還建議,政府部門應統一對新能源充電進行管理,以防政出多門,導致管理上力量分散,“除了科技局,還有城鄉建設部門,其他還有能源等很多部門。”方先生建議。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陶偉見習記者常誠文/攝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