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王蟹後”新鮮出爐!上海河蟹還香嗎?

上海 52℃ 0
摘要:11月9日,上海海洋大學第十五届蟹文化節暨2021年“王寶和杯”全國河蟹大賽决出了今年的大閘蟹“冠軍”。大賽傳出消息,今年全國河蟹總體產量預計約80萬噸,比去年新增不少,但仍比往年平均水準略低。一年一度的“王寶和杯”全國河蟹大賽,被譽為河蟹養殖界的“奧斯卡”,是全國河蟹養殖的風向標。大賽中最令人期待的環節,莫過於“蟹王蟹後”的現場評審。馬旭洲透露,今年秋後高溫時間長,河蟹育肥和上市時間比去年晚了約10-15天。

蟹王644.7克!蟹後473.6克!

11月9日,上海海洋大學第十五届蟹文化節暨2021年“王寶和杯”全國河蟹大賽决出了今年的大閘蟹“冠軍”。大賽傳出消息,今年全國河蟹總體產量預計約80萬噸,比去年新增不少,但仍比往年平均水準略低。

後疫情時代

河蟹產業保持穩健發展

一年一度的“王寶和杯”全國河蟹大賽,被譽為河蟹養殖界的“奧斯卡”,是全國河蟹養殖的風向標。大賽中最令人期待的環節,莫過於“蟹王蟹後”的現場評審。

經過评审一天的精細評審,最終擺在桌上的幾只候選蟹大咖,可是從上海、江蘇、安徽、浙江、山東、湖南、江西、重慶、四川等地80餘家組織選送的2000餘只河蟹中經過幾輪評審精選出來的。它們不僅要在現場比拼體重,還要接受幾比特專家對其“顏值”和內涵的考量。

經過量測體長、重量、抽取標本檢驗化學藥品殘留、專家現場觀測評分等環節,最終,江西省吉水縣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選送的雄蟹和雌蟹,一舉奪得蟹王蟹後稱號。金蟹獎、優質蟹獎、最佳種質獎、最佳口感獎等獎項也各有歸屬。

“全國河蟹產業從上世紀60-80年代的‘天然放養’階段,經過了人工强化養殖、生態養殖階段,如今正朝向綠色養殖的方向發展。”上海市中華絨螯蟹產業科技體系首席專家、上海海洋大學王成輝教授介紹,去年開始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對各行業帶來了顯著的影響,河蟹產業莫不例外,產量下降明顯。2021年進入後疫情時代,全國河蟹養殖重良種、重科技、重水質、重管理,使得我國河蟹產業整體上產量平穩,河蟹養成規格和品質穩中略昇,河蟹產業整體發展平穩。

今年全國河蟹產量預計約80萬噸,商品蟹來源充足,高品質的品牌蟹價格會比往年略高一些。市民可即買即食,無需囤積和儲備。

經歷“三重考驗”

上海河蟹迎來豐收

全國河蟹已呈群雄爭霸之勢,生產成蟹的省市已達28個。其中,上海的河蟹養殖規模雖然不大,但養殖科技含量高、技術先進,整體品質上佳。此次大賽中獲得“最佳種質獎”的9家獲獎組織裏,就有4家是上海養殖企業。

“上海河蟹今年經受了‘三重考驗’,仍迎來豐收之年。”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副教授馬旭洲介紹,今年上海經歷了“最强颱風”“最長高溫”(8-10月超過50天的30℃以上高溫)和“最早寒潮”的“三重考驗”,對河蟹產業造成了一定影響。但上海河蟹產業的科技人員和養殖人員積極“减灾救災”和“因災施技”,上海河蟹的整體規格、產量和品質均有所上升。

今年僅上海參賽河蟹就有25家,約占全國參賽組織的三分之一,涵蓋上海崇明、松江、寶山、浦東、青浦、金山等全部上海養蟹區。上海本土養殖大閘蟹已位於全國一線水准,上海河蟹產業的良種覆蓋度、科技集成度、市場歡迎度等方面都處於全國最前列。但因為養殖面積不大,市場需求巨大,導致上海本土的大閘蟹已是供不應求。松江的“黃浦江大閘蟹”、崇明的“清水大閘蟹”,以及浦東的“塘之趣”大閘蟹等很受市場歡迎,有的品牌蟹需要提前三五天預約。

馬旭洲透露,今年秋後高溫時間長,河蟹育肥和上市時間比去年晚了約10-15天。隨著近期氣溫降低,河蟹的飽滿度會有提升,“九雌十雄”,口感較好。

來源:浦東發佈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