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宋彥成
編輯:唐執簡
主政一方官員接地氣的話,往往能觸動福斯神經。
前段時間,新任甘肅省慶陽市委書記黃澤元就交通條件改善後,慶陽將何以自處的言論,在網絡上引起熱議。
黃澤元稱,隨著西安至慶陽高鐵開通,慶陽過去的劣勢一夜之間轉變為優勢,當然也是有利有弊,“如果我們自己沒有吸引力,那交通條件改善,西安就會變成我們的抽水機,而不是我們的加油站……”
本質上還是國家中心都市與周邊區域中心都市的競合關係,或者說區域中心都市如何突圍的問題,這樣的“焦慮”不止發生在慶陽身上,地處關中平原的不少都市,再如陝西省寶雞市、山西省運都市等,或多或少都面臨此類問題,“怕它不來,又怕它來”。
擔心被虹吸
按說,一座城市的交通通達性較高,對於其發展而言總歸是百般利好,主政者大可不必憂慮,但慶陽市委書記黃澤元話裡話外,顯然心存“西安威脅論”。
黃澤元此番話,也不是沒有根源,慶陽距離“萬億級”西安只260公里左右,高鐵不過1小時有餘。相比甘肅省會蘭州市,慶陽人選擇用脚投票,經商貿易、外出求學或務工等,對西安多有偏愛,甚至選擇定居西安的慶陽人也絕非少數。
其實,用脚投票的不只是慶陽人,曾經足以讓這座城市自傲的長慶油田總部,也於多年前“出走”,選擇落址西安城北。時至今日論及此事,仍令不少慶陽人心頭一痛。
慶陽未能留住長慶油田,高鐵開通後,又能否留得住慶陽的人和財,也是困擾主政者的一大問題,尤其是隔壁西安的商業、教育、醫療配套相比之下堪稱“真香”。
如此一來,慶陽將何以自處,即如何避免過度受到西安的“虹吸效應”影響,以及如何處理與西安之間的協同發展關係,便很值得甘肅省、慶陽市警醒自惕,以及深度考量。
作為甘肅省第二大城市,以及重要的資源型城市,慶陽現時雖已形成化工、煤炭、石油和瓦斯為支柱的工業體系,但2020年GDP總量不過754.7億元,相比甘肅省會蘭州市(2886.74億元),以及陝西省會西安市(10020.39億元)相差懸殊。
尤其同屬關中平原城市群,慶陽市與陝西、山西、甘肅等省份下轄的一些區域中心都市,諸如寶雞、運城等,不同程度上會受到國家中心都市西安的“虹吸”,當地主政者有此擔憂也是不無道理。
現實與反思
慶陽官方並非不知癥結所在,2021年初,該市發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於現存的發展問題,有詳細盤點和反思。
從慶陽自身來說:城鎮化水准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存在的短板弱項;財政自給率低,收支矛盾突出,債務包袱沉重;金融生態環境堪憂,防範化解任務艱巨;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營商環境還需進一步優化等。
報告同時指出,慶陽市當前面臨發展動能不足,油煤氣傳統產業鏈條短,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任重道遠,地方工業薄弱,民營經濟發展不足,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小。
此番,慶陽市委書記黃澤元一席“掏心窩子”的話,也提出慶陽市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中存在短板。從世界範圍內的都市來看,凡是那些“宜居、宜業”的都市,都有一些共性的特點,即具備招徠資本、企業和人才前來投資、興業乃至安家的吸引力。
尤其是對於企業、資本、人才等主體來說,更為重要的是當地的政治生態和營商環境,是决定其是否有未來的關鍵。相形之下,慶陽市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產業體系,乃至於營商環境等,顯然都難堪與西安市比肩。
在此背景下,西安市將成為慶陽市的“抽水機”,還是“加油站”,一方面取決於自身的努力,尤其雙碳背景下,作為傳統能源都市的轉型問題;另一方面,勢必要考慮如何處理與西安之間的關係。
進一步來看,這也是一道非常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課題,尤其是新經濟形勢、新基礎設施、新發展格局下,具體到發展尚不充分、不平衡的西部地區,如何看待國家中心都市與周邊區域中心城市、小城市的競合關係、資源配置、機制建設,避免不當虹吸,或者說區域中心都市如何突圍的問題?
將往何處去
2021年初,在甘肅省的戰略部署中,也提出要推進慶陽石化减油增化轉型陞級。尤其是考慮到慶陽市作為傳統的能源型都市,與陝西省寶雞市、渭南市等地市所形成的產業體系殊為不同,產業轉型也需立足自身特點。
其實,早在2020年,慶陽市就推出了《慶陽市發展十大生態產業2020年實施方案》等政策:
重點發展迴圈農業、文化旅遊、清潔能源、清潔生產4個優勢型產業;
扶持發展先進製造、中醫中藥2個潜力型產業;
帶動發展通道物流、數據資訊、節能環保3個成長型產業。
當前,甘肅省為了加快隴東南協同發展,也在加快促進慶陽建設陝甘寧區域性中心都市。
包括慶陽市委書記黃澤元此番言論,透露出慶陽市接下來的一些打法,“我們這個區域中心都市,不僅僅是修幾條路,蓋幾座樓的問題,而是一個全方位的建設,它至少要包括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市場和物流體系、生態環境、創業創新等等若干因素,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人口和土地的概念,那麼只有有了這樣一個區域性中心都市,我們才能够有足够的吸引力。”
不過,由上海交通大學陸銘教授主導撰寫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區域內部人口與經濟活動向中心都市集聚不能被簡單的看作是“一城獨大”,更不能誤解為中心都市的發展是以虹吸周圍其他城市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為代價的。
恰恰相反,圍繞中心都市形成的都市圈會通過要素集聚形成規模經濟,通過促進勞動分工提高城市群內部分工協作,通過中心都市的外溢效應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發展,這是中國經濟增長新動力的來源之一。
如此來說,慶陽市主政者倒也不必過分憂慮,西北大學教授白永秀告訴鎬京筆記,交通條件改善後的慶陽市,需重新定位自身,即便是建設區域中心都市,也需要和西安進行跨行政區合作,依賴西安的輻射帶動能力,避免重複建設。
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號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