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在海南各市縣街頭,掛著綠牌的新能源汽車數量明顯變多了,標誌著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地獲得青睞,一定程度上歸因於海南近年堅持“樁站先行,適當超前”理念。據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海南充電樁總數達3.6萬個,其中私人自用充電樁1.8萬個,占全省充電樁數的50%。
省委省政府重視充電設施配套建設工作
作為全國率先提出“2030年全域禁售燃油車”時間表的省份,海南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普及率持續增長,新能源私家車保有量走高。然而,不少人在選購新能源汽車時仍有“續航焦慮”,擔心充電難。
隨著省內對充換電設施的需求迅猛提升,讓電動汽車“回得了家、出得了城、下得了鄉”,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完善充電設施、優化服務模式等一系列配套手段,成效顯著。
7月28日印發的《海南省支持電動汽車換電站建設的指導意見(試行)》指出,海南將重點在海口、三亞、儋州、洋浦、瓊海、萬寧等區域開展試點工作,其他市縣也可根據市場需求開展試點工作。重點在環島旅遊公路驛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加油站、車站、港口、機場等場所,以及在計程車、網約車、公交車、客運班車、中重型商用車等應用領域開展試點。此外,我省全面落實新能源汽車充電分時電價政策,各市縣政府可結合充換電設施服務市場發展情況動態調整充/換電服務費標準,杜絕惡性競爭。加大新能源汽車臨時停車位供給,結合實際制修訂《新能源汽車專用臨時停車比特理辦法》和新能源汽車停車服務收費標準,鼓勵進一步延長新能源汽車充電停車免費時間。
據媒體報導,到2025年,海南電網公司將推動全省建成充電樁33.7萬個、公共充換電站430座。
再也不用為去哪裡充電發愁了
作為風口上的產業,新能源汽車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下快速發展,續航里程不斷延長,不少車主已不滿足於僅將新能源汽車當作日常通勤代步工具。
充電樁是新能源汽車的“輸血站”,充電樁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為緩解新能源汽車車主上高速的“里程焦慮”,海南從前幾年開始便佈局推動高速沿線的充電樁建設。現時,全省有15個高速公路服務區裝了充電樁,海南的“田字形”高速路網均有分佈,以直流快充為主。海南現時高速服務區共有公共充電槍148個(92個充電樁),功率大部分都在60kw以上,最高可達200kw,可以滿足新能源車主快速充電的需求。
“以前充電站少,我們跑車需要時刻注意電量錶,電量一低就不敢接單了,怕目的地離充電站遠。現在可不一樣了,海南的充電樁網絡齊全,再也不用為去哪裡充電發愁了。”10月31日,在位於海口市國興大道省文體公園充電站,正在為電動汽車充電的計程車司機符紅開心地告訴記者。
據符紅說,每晚24時至翌日8時前,是新能源汽車充電的高峰期。每次充電大概22元左右,十分經濟,是他們跑計程車司機選擇充電的最佳時段。
在海府一橫路新能源充電站,記者看到白色的遮陽棚大氣時尚,嶄新的充電樁整齊排列,因為地理位置便捷,深受駕駛員好評。
一比特姓李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充電站每晚都是滿的,他對海口充電樁未來的“錢途”十分看好,相信隨著充電樁的完善,會有越來越多人使用新能源汽車。
據介紹,新能源車主充電過程中實際面臨許多複雜情况,比如充電場站相對油站位置更隱蔽,不容易找到;很多充電場站建在大型停車場內,一旦車位緊張就會出現被油車占位的情况;壞樁或者充電樁使用不便,也是車主時常遭遇的問題。囙此,線上平臺資訊進一步精細化,並保持與線下實際情況同步就顯得尤為關鍵。
打通充電樁“最後一公里”關鍵是老舊社區
王思思是海口仙橋花園社區的業主,今年5月她買了一輛電動汽車作為代步工具。由於社區沒有充電樁,她每天不得不將車開到距社區1公里外的一個公共充電區,充上2小時再開回家。為了解决充電兩頭跑的煩惱,王思思向供電部門申請,直到7月底在海口市美蘭區白沙街道辦事處白龍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的協調下,物業方才在王思思的《充電設施安裝承諾書》上簽字蓋章。現在王思思自從車位上有了充電樁,比以前方便多了。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長期以來充電樁進社區一直是個難題,難的主要原因在於物業對社區配電容量是否充足、建設安裝是否擠佔社區公共空間、是否有火灾安全隱患等問題存在疑慮。
記者還發現,充電“最後一公里”中最難啃的“硬骨頭”還是那些老舊社區,由於地方狹小,停車位少,再加上因社區車位安裝消防安全設施成本高,涉及利益主體多,協調難等種種因素掣肘,是打通充電樁進社區“最後一公里”的關鍵。
為不斷擴大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有率,海南電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老舊社區供電系統負荷不足、增容成本無人擔負的問題,已實施抄表到戶的社區,如果需要大量新增充電樁,供電部門將根據實際需要,對社區供電設備進行優化和增容,費用由供電部門承擔。對未實施抄表到戶的社區,海南電網公司已與充電樁安裝企業展開合作,將合力改造電力設施,以滿足更多社區業主安裝充電樁的供電需求。
熱門推薦
商報全媒體椰網/海拔資訊APP記者李興民攝影報導
編輯:陳松梅
稽核:謝慶培
監製:張慧瑩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