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熱乾麵的3大流派,如果你能全吃一遍,還敢說“難吃”嗎?

湖北 94℃ 0
摘要:第一次品嘗到熱乾麵是在自己家鄉的街頭小店,但印象卻是油膩黏喉嚨,咽不下去,感覺屬實不美好!以至於讓我在還沒有去武漢的日子裏,就已經對武漢最出名的熱乾麵產生了抗拒。直到後來在武漢出差個把月,才明白自己還是太過武斷,差點就錯過了最能够代表武漢的美食——熱乾麵。武漢的熱乾麵曾經入選2013年的“中國十大麵條”,而且名次還不低。

第一次品嘗到熱乾麵是在自己家鄉的街頭小店,但印象卻是油膩黏喉嚨,咽不下去,感覺屬實不美好!以至於讓我在還沒有去武漢的日子裏,就已經對武漢最出名的熱乾麵產生了抗拒。直到後來在武漢出差個把月,才明白自己還是太過武斷,差點就錯過了最能够代表武漢的美食——熱乾麵。

作為一座充斥著碼頭文化的都市,武漢彙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但最初彙集到這裡的人們,無一例外的都是為了生計。而這些忙碌的人們,也逐漸地為這座城市形成了它特有的飲食文化和飲食菜系,過早就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一種飲食文化。在武漢的過早中,大多數食物都包含了快、熱和高熱量的特點,熱乾麵更是獨挑了過早的大樑。在武漢早上的街頭,你能隨處可見手捧一碗熱乾麵,邊走邊快速攪動,然後送進嘴巴咀嚼的人們,而這也是武漢獨有的一道風景線。

武漢的熱乾麵曾經入選2013年的“中國十大麵條”,而且名次還不低。最初熱乾麵並不叫熱乾麵,而是叫麻醬面,並且據說它源於上個世紀30年代初,雖然被人們熱愛和喜歡,但直到1950年工商登記時才正式改名為熱乾麵。但隨著時代的更迭以及人們生活環境的改變,熱乾麵不可能一個口味滿足所有人的味蕾,所以也就有了各種創新的改變以及流派。

現如今武漢的熱乾麵大致分為三個流派:街頭巷尾派、蔡林記派和蔡家傳承派,而其中的蔡家傳承派也是唯一維持了最初口感和風味的一派。在老的熱乾麵工藝中,一碗好的熱乾麵應該符合四個標準,即“製作精良、條細漿韌、色澤黃亮、調料齊全”,並且他們在每一種配料的工藝上也是保留了最初的那點“小技巧”。

最初的熱乾麵,除了區別於其他麵食、帶有麻油香味的堿水面,它那調配的醬料才是它最獨特的存在。在它的10種醬料配方中,芝麻醬和小磨香油就是它的靈魂,再配上香葱、香醋、生抽、辣油、味精、胡椒粉、綿白糖和胡蘿蔔丁,按照老配方中的那點小技巧,才能够還原出它最初的味道。我想這個味道,一定也是老武漢人最懷念的味道吧。

不過與蔡家傳承派同出於蔡林記的蔡林記派卻與其不同,它就像一個緊跟時代的“弄潮兒”,在努力脫掉老派外衣的同時,也在努力尋找著屬於他們與時代更迭所融合的熱乾麵。他們不僅拋掉了老派中絕不使用鹵水的做法,還同時在醬汁上進行著不斷地創新,大概這就是不同時代對於美食定位的不同追求吧。

而剩下的街頭巷尾派,雖然沒有蔡林記的名氣,但卻做到了武漢街頭的烟火氣。雖然最初的製作方法都同屬於老派,但伴隨著他們紮根環境的不同和羣衆口味的不同,他們也有了獨屬於自己的改良版本,服務和溫暖著適應了他們口味的一片區域。這應該就是武漢本地街頭,不一定最美味卻是每個人心中最具有家鄉味道的熱乾麵吧。

所以,武漢的熱乾麵並不是只有一種味道。屬於我味蕾的熱乾麵,是胭脂街道上的一家無名小店,時至今日都有些留戀。那麼屬於你味蕾的熱乾麵,你找到了嗎?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單和市井生活,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