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目!蒙古族老人到西藏千里尋父:我們祖孫四代人總算見過一面了

西藏 96℃ 0
摘要:“追尋先遣連足迹”採訪報導組到達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庫爾勒市時,天陰沉沉的,通過導航,記者驅車從飯店趕往人民銀行巴州中心支行的住宅區。向門衛詢問,得知礦岱老人剛進社區。5年後,他與蒙古族靚女紅瑛結婚。今年清明節前,部隊將9比特和靜籍蒙古族烈士從阿裡烈士陵園遷回和靜烈士陵園。

從阿裡向新疆方向出發時

記者心裡默念採訪對象的名字:礦岱

這個名字在阿裡時幾次被人提起

他與70年前進藏先遣連

孤膽英雄巴厘祥

血脈相連

儘管

這對父子從未見過面

“追尋先遣連足迹”採訪報導組到達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庫爾勒市時,天陰沉沉的,通過導航,記者驅車從飯店趕往人民銀行巴州中心支行的住宅區。

向門衛詢問,得知礦岱老人剛進社區。問話間,記者看到不遠處,一比特穿深色衣服、戴灰色禮帽、身材消瘦的老人邊往裏走,邊回望大門。看到車,他停住脚步,定定地站在那裡,眼神裏有些忐忑,也似在探尋。瞭解記者的來意後,礦岱老人臉上浮起笑意。

待我們獻上絲巾,與老人握手後,他兩手緊緊攥著絲巾,語速緩慢地問道:“你們從葉城來的?很遠,有一千多公里吧?”

圖為進藏英雄先遣連蒙古族烈士巴厘祥之子礦岱一家人接受採訪。記者洛桑旦增攝

寒暄中,礦岱將記者引到家裡,他的愛人和兒子巴特爾、女兒圖雅及2個外孫女都在家裡等候。客廳茶几上擺滿了乾果、水果、餅子,熱騰騰的無鹽清茶,加上親切如家人的問候,瞬間驅散了一行人連日來的舟車勞頓。

環顧四周,牆上貼滿了不同年代的照片,一張經過修復的巴厘祥穿軍裝的半身照擺放在最顯著位置。

礦岱老人許是早有準備,他轉身進裡屋拿來一包資料,都是這些年他蒐集的關於進藏先遣連的照片和文字資料。

圖為接受採訪時礦岱拿出的收集的資料和圖片。記者洛桑旦增攝

“這是李狄三、彭青雲、李子祥,都是我父親的領導。”年逾古稀的礦岱老人揚聲說著,因為左耳神經性耳聾,他說話略抬嗓音,思路卻非常清楚。

要怎樣訴說一個從未謀面的英雄父親?透過礦岱老人節奏緩慢的敘述,隱藏在他心底深處的千言萬語,似乎也難以表達他對父親那份深沉的愛意與敬仰之情。

這些年,為了尋找父親的點滴情况,礦岱幾乎找遍了從前認識巴厘祥的所有人。然而,因為年代久遠,與父親同齡的人大部分已經過世。

說起來,礦岱是個苦命人。他是遺腹子,在母親肚裡時,父親巴厘祥就被當時的和靜地方王爺抓了壯丁,離家不知去向。

1948年5月,礦岱出生。還在繈褓中的他,被爺爺奶奶交給了外婆布吉撫養。此時,因為父親一直杳無音訊,礦岱的母親也改嫁了。

如果不是外婆和舅舅養育,幼時的礦岱就像一棵野草,孤苦無依。從他懂事起,外婆布吉總提起當兵走了的女婿,她告訴礦岱:“你的父親叫巴利祥,當兵去了,走了很久,不知道在哪裡!”布吉並不知道,巴厘祥後來參加了新疆的起義部隊,於1950年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布吉的講述,使礦岱自小就將那個從未謀面的父親深藏在心裡,刻畫著樣子。他盼呀盼,盼著有一天,父親回來找他。

1965年3月,礦岱參加工作,成為和靜縣巴侖臺電影院的一名放映員。5年後,他與蒙古族靚女紅瑛結婚。

即使已經結婚,礦岱依然念念不忘父親巴厘祥,儘管那幾年,關於父親的事情他已有所耳聞。礦岱說:“即便犧牲了,我還是想知道關於父親的任何事情。”

1971年,在愛人紅瑛有孕在身的情况下,帶著疑惑,帶著心底裏繼承父親遺志的使命感,礦岱參了軍。在部隊,他參加過修建獨庫公路,當過翻譯。秉持著“認真、堅持、忍耐”的人生理念,礦岱從和靜縣人武部轉業,在人民銀行巴州分行工作多年後,於2008年退休。

圖為礦岱接受採訪時穿上了收藏起來的軍裝。記者洛桑旦增攝

此時,兒女成家立業,礦岱和老伴紅瑛都已步入暮年。“退休後,他的主要工作是尋找關於父親的事情。”在一旁的紅瑛說。

對父親巴厘祥最有進展的一次瞭解,是在一年春節的親朋聚會上。紅瑛至今仍對那天的場景記憶猶新:“當時,舅舅家的親戚達進才喝了很多酒,心情激動,唱起了一首革命老歌,邊唱邊哭,我說你為什麼哭呀?他說我的老班長巴厘祥人特別好,我們一起參加起義部隊,又參加先遣連解放西藏,可惜他在阿裡犧牲了……”

紅瑛回憶著當天的情形,她說:“礦岱哭了很久,不停地說著‘我找到父親了,我找到父親了’。”

就是那天起,礦岱好像釋然了,他無數次懷想過的父親,終於通過父親的老戰友達進才,有了更為具象的瞭解。

從此,礦岱的尋父路多了一項內容,為進藏先遣連犧牲的英雄戰士們尋找後輩與親人,並與還健在的英雄及其後人取得聯系。

今年73歲的礦岱老人手裡珍藏著一份23比特進藏先遣連和靜籍蒙古族先輩的名單,裡面記錄了在西藏阿裡犧牲的9比特烈士和活著回到和靜老家的14人及他們大致的生卒年。這也是礦岱老人這幾十年來努力的成果。“正是通過他,和靜縣很多人找到了半個世紀前遠赴他鄉的親人。”紅瑛看著老伴說,眼神裏滿是心疼和自豪。

2018年,礦岱老人帶著兒子巴特爾、孫子仁欽前往西藏阿裡祭奠父親巴厘祥。在阿裡烈士陵園,當祖孫三人一起對著巴厘祥的墓碑深情祭拜時,礦岱深深地舒了一口氣,說道:“我們祖孫四代人總算見過一面了。”

圖為和靜革命烈士陵園內的巴厘祥之墓。記者張宇攝

這些年,礦岱時刻用行動踐行“先遣連精神”,他進學校、進社區參加宣講活動,被和靜縣聘為“紅色宣講團”宣講員。

今年清明節前,部隊將9比特和靜籍蒙古族烈士從阿裡烈士陵園遷回和靜烈士陵園。至此,英雄魂歸故里,親人得以撫慰。

礦岱檔案:

1948年5月出生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巴侖臺阿拉溝,中共黨員,現年73歲。礦岱是遺腹子,小時候由外婆和舅舅撫養。1971年參軍,在陸軍四師十二團服役,擔任班代、排長等職務。曾在部隊榮立三等功一次。1984年10月至1986年11月,在和靜縣巴音布魯克人武部任部長、黨委書記。轉業後在人民銀行巴州中心支行任副行長等職務,2008年退休。

其父巴力吉,曾用名巴厘祥,從小在新疆和靜巴侖臺山區長大,不僅騎術好、槍法好,而且特別能吃苦,於1950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51年1月7日犧牲,是進入西藏阿裡後在紮麻芒堡犧牲的第一位蒙古族烈士。

來源:西藏日報微信公眾號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