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部形成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就《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訪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負責人

重庆 58℃ 0
摘要:

鳥瞰西部(重慶)科學城。(重慶高新區供圖)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規劃綱要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出哪些重要部署?記者採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負責人。

打造高品質發展重要增長極

問:規劃綱要出臺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答:2020年1月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規劃綱要公開發佈,標誌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邁上了加快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新征程。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位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處,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起點,具有連接西南西北,溝通東亞與東南亞、南亞的獨特優勢。區域內生態稟賦優良、能源礦產豐富、城鎮密佈、風物多樣,是我國西部人口最密集、產業基礎最雄厚、創新能力最强、市場空間最廣闊、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戰畧地位。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在西部形成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增强人口和經濟承載力;有助於打造內陸開放戰畧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的新基地,助推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有利於吸收生態功能區人口向城市群集中,使西部形成優勢區域重點發展、生態功能區重點保護的新格局,保護長江上游和西部地區生態環境,增强空間治理和保護能力。

加强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

問: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總體要求是什麼?

答:近年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勢頭良好,與此同時,成渝地區綜合實力和競爭力與東部發達地區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綜合考慮,規劃綱要提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品質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立足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圍繞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品質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强化重慶和成都中心都市帶動作用,引領帶動成渝地區統籌協同發展,促進產業、人口及各類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推動成渝地區形成有實力、有特色的雙城經濟圈,打造帶動全國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建設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需要加强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牢固樹立一體化發展理念。規劃綱要提出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主要原則,分別是雙核引領、區域聯動,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亯包容、改善民生,統籌協同、合作共建。明確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戰畧定位,即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提出發展目標和遠景目標

問:規劃綱要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答:基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基礎條件和面臨的機遇挑戰,規劃綱要提出了到2025年的發展目標和到2035年的遠景目標,為未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指明了方向。

到2025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要實現經濟實力、發展活力、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一體化發展水准明顯提高,區域特色進一步彰顯,支撐全國高品質發展的作用顯著增强。同時,還提出雙城引領的空間格局初步形成、基礎設施聯通水准大幅提升、現代經濟體系初步形成、改革開放成果更加豐碩、生態宜居水准大幅提高等五個方面的具體目標,以及城鎮化率、鐵路網總規模、科技研發投入强度、跨界河流斷面水質達標率等量化名額。

到2035年,建成實力雄厚、特色鮮明的雙城經濟圈,對全國高品質發展的支撐帶動能力顯著增强,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活躍增長極和強勁動力源。

充分發揮雙核引領帶動作用

問:如何構建“雙城引領、雙圈互動、兩翼協同”的空間格局?

答:為推動成渝地區統籌協調發展,充分發揮雙核引領帶動作用,規劃綱要提出,要以發揮優勢、彰顯特色、協同發展為導向,突出雙城引領,强化雙圈互動,促進兩翼協同,統籌大中小都市和小城鎮發展,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形成疏密有致、集約高效的空間格局。

一是提升雙城發展能級,科學確定重慶主城和成都發展定位,全面提升綜合競爭力,引領帶動雙城經濟圈發展。

二是圍繞重慶主城和成都培育現代化都市圈,帶動中心都市周邊市地和區縣加快發展。

三是促進雙圈互動兩翼協同,推動重慶、成都兩個都市圈相向發展,推動渝東北、川東北地區一體化發展,推動川南、渝西地區融合發展,進而輻射帶動川渝兩省市全域發展。

四是促進大中小都市協調聯動,加快提升大中城市產業水准和功能品質,推進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强弱項,分類引導小城鎮發展。

部署9項重點任務

問:規劃綱要部署了哪些重點任務?

答:規劃綱要共12章,提出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9項重點任務,包括構建雙城經濟圈發展新格局、合力建設現代基礎設施網絡、協同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國際消費目的地、共築長江上游生態屏障、聯手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共同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强化公共服務共建共用等。

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是先手棋。規劃綱要提出,以提升內聯外通水准為導向,强化門戶樞紐功能,加快完善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構建互聯互通、管理協同、安全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特別是對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方面著墨較多。

產業發展和創新能力至關重要。規劃綱要提出,要以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鏈重塑為契機,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强化機制創新,優化、穩定、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加快構建高效分工、錯位發展、有序競爭、相互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

為加快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更好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規劃綱要提出,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打造陸海互濟、四向拓展、綜合立體的國際大通道,加快建設內陸開放樞紐。

為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在西部地區生態保護中發揮示範作用,規劃綱要提出,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

為進一步強化體制機制創新,不斷激發成渝地區發展活力,規劃綱要提出,聚焦要素市場化配寘等關鍵領域,深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全面提升市場活力,在西部改革開放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