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日本等國家相比,我國的人均壽命並不突出。我國的人均壽命現時約為77.3歲,而日本已達到女性87.45歲,男性81.41歲,並且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上海作為我國的一線都市,2021年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已經達到了83.67歲,按照數據來看,上海人均壽命的比例已經非常接近日本了。
並且在前不久的統計中發現,上海現時現存約3418名百歲老人,其中還有4對百歲夫妻。在十大長壽老人榜單中,最小的年齡也已經達到了107歲。
為什麼上海人均壽命高,快接近日本?
相信很多人都對上海人長壽有自己的看法,但大多集中在上海人有錢,醫療條件好等層面上。下麵也簡單的說一說。
上海作為金融大都市,確實經濟條件上相對寬裕。在經濟充裕的前提下,讓上海的醫療條件、福利政策也是排在前列的。這也讓很多上海戶籍的居民能够感受到更加優越的社會保障。
對存在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等問題的患者來說,在同樣的發病率的情况下,生活在醫療條件相對好的地方,對健康也有較大的幫助。這或許確實是上海人能長壽的原因之一。
不可否認的是,長壽並非單一因素的結果
長壽不僅單一因素影響的結果,在受到醫療、福利政策,生活習慣、疾病因素等多方面影響下,才有可能給人們帶來長壽。從生活方式中的3個層面來分析上海人為什麼大多能長壽,其中或許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生活習慣】
上海人的飲食非常精細,他們的餐桌上大多能够看到非常多的食材。其中不僅要有蛋白質、碳水、脂肪,還會刻意準備素菜,來補充人體所需要的膳食纖維。對中老年人來說,膳食纖維能够幫助人體代謝食物,促進消化,還能囙此改善腸道環境。
稍微有點年紀的上海人在飲食觀念方面非常在意節儉和新鮮。從買菜的時候就是買多少吃多少,每種菜式都會買一點,但是不會過分偏食。這也是為了避免吃很多的隔夜菜。要知道隔夜菜中營養流失比較多,經常吃還可能因為亞硝酸鹽等傷身。
而且可以看到的是,很多上海人很注重時令養生。每到春天吃草頭圈子、醃篤鮮,一年四季都吃活魚,選料新鮮,講究時令養生。上海菜也有著四季有別的特點,煸、炒、煨、燉等比較常見,湯濃汁厚,味道比較好。在這樣的飲食習慣下,也能避免飲食新增老人消化上的負擔。
除此之外,很多上海人每次吃飯的量也是比較少的。飯菜分量少,胃口小,每餐只吃7、8分飽或許是很多上海長壽老人的飲食共性。如果你也想收穫健康長壽,不妨學習一二。
【健康意識】
和很多地區的老人相比,上海人的健康意識是非常强的。上海集中了我國較多的優質醫療資源,比較方便人們看病,買藥。這也是為了更好的預防疾病發生,在出現疾病後儘早治療。
不少上海老人堅持每年體檢2次,其中除了全身體檢等一些基礎的項目外,還會根據自己的年齡、疾病史等詳細進行更具有針對性的檢查,一旦發現問題,也會積極的尋求治療。
慢性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是威脅老年人生命安全的一大殺手。在疾病出現後,能够得到針對性的治療並且配合自己合理的保養,對患者的生存期、生存質量也有比較大的影響。在疾病康復期間,很多上海老人能够聽從醫生的建議,主動的調整生活習慣,這也是有助於健康長壽的一個管道。
【生活心態】
規律的生活作息是上海人比較值得學習的一點。在這些百歲老人中,不少老人都表示自己能够有規律的作息習慣,每天晚上早早的就睡覺了,早晨準時醒來,中午也會適當的午睡一會兒,生活規律也對健康有益。
心態好,少生氣總是被老人的家屬反復說起。不少老人的家屬在採訪時表示,老人很少生氣,性格開朗、樂觀。常有人來探望老人,每次也都能熱情的招待人們,對待生活仍然是非常積極的態度。
上海老人退休後的生活大多非常精彩,能够看到不少老人發展自己的愛好,健身、跳舞、寫字、攝影、唱歌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能幫助人們改善自己的精氣神,緩解退休後孤獨的情緒。開心起來了,身體也會受到積極的影響。
在上海能够看到很多的老人,全市的老年人口占比也達到了總人口的36.1%,在這些人口中百歲老人的數量和比重也排在全國前列。之所以上海人的人均壽命高,不僅僅和當地的經濟條件發達有關,最重要的是他們的生活方式值得學習。
學習上海人少而精的飲食習慣,堅持體檢的健康意識還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或許也能讓你的身體更加健康,更有望達到長壽。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