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行業,或者相關行業,從來不會因某一群人而變革,服務於國民是它最本質的作用!
——成都樓市觀察員
存在即是合理!
任何行業的存在,勢必是時、勢、事、人這四個因素綜合决定的。
時和勢可以發生變化,也能引起波動,但只要事和人在,那麼依舊會本質不變。
成都樓市觀察員,一個有專業、有態度,三觀比五官還正的良心觀察員,值得信賴和支持!
在過去一年,中國的樓市,大大小小經歷了差不多三四百次的調控。
一系列的努力,終於讓房價這匹脫韁的野馬,止住了狂奔的脚步了。
基本上做到了房住不炒,一二線都市橫盤,三四線都市微跌的局面,使得全國樓市開始步入分化的大時代。
所謂分化,可以理解為逐漸回歸樓市正常健康發展的開始,也就是各個都市根據各個都市實際狀況,酌情處理,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因城施策。
分化,是一種篩選,也是一種轉變,這註定會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把握度的問題,如何妥善切合實際,如何無縫銜接都是一系列的考驗。
這不,最近樓市出了一系列的訊號,又讓福斯撲朔迷離,不知所措了!
先是三四線都市開啟救市措施:
9月9日,瀋陽提高人才購房補貼標準,博士、碩士、大學生首次購房補貼7、4、2萬元;
9月13日,長春發佈購房補貼;
10月9號,哈爾濱市住建局聯合財政局等8個部門共同發佈的16條樓市意見;
全國明確頒佈限跌令的都市,已經累計達到11個,8個三四線都市,3個二線都市。
再有各地都市土拍遇冷情况:
成都二次集中土拍,四分之一地塊因故終止;
北京二批供地,朝陽11宗地塊,無人報價;
上海7宗地塊,未拍先停,終止出讓;
杭州二拍31塊地塊,只有6宗地有人報名。
最後的也是最關鍵的風向標:
9月27號,央行例會上提出了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9月29日,央行、銀保監會房地產金融工作會談提出,增强信貸總量增長穩定性,維護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10月15號,中房協將召集部分房企在京座談,或摸底房企面臨的困難。
咱們不用去過分解讀這些資訊,背後的深遠意義,也不是咱們能够理清楚的。
但是可以明確的一點,那就是這一系列的訊號,確實給人造成了影響,能對絕大多數人造成不一樣的感覺。
什麼感覺呢?
說簡短點,就是信心預期這碼事兒。
某個大佬曾經說過:在經濟困難面前,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
在樓市當中,要說最具有普遍殺傷性的東西,就莫過於信心預期了。所謂的買漲不買跌,便是信心預期的最顯著表現!
在如今的樓市,房住不炒,被絕大多數人解讀成了堅決打壓房地產,可以說各方面都是對樓市一片觀望的情緒。這一系列的操作下來,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地思考,是不是樓市要開始放鬆了?
上面的話,永遠是中立的,永遠是模糊兩可的!
但是這種不清楚的態度,卻是最容易讓人浮想聯翩的,而現時的樓市,其實最大的障礙就是信心預期這玩意兒。
開發商被戴上緊箍咒,債務危機日益嚴重;炒房客被杜絕了各種資金來源的路子;購房者也因為指導價望而卻步;整體大環境讓大家發現掙錢越來越難,於是越來越收緊消費。
一切的一切綜合在一起,直接結果就是導致各地樓市遇冷,更關鍵的是絕大多數人對樓市的預期降低了。
而這個狀態,和三穩的原則,是截然違背的。所謂樓市基準三原則: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地價確實一直穩著,房價也算穩著,但是這個預期,就有點不太確定了。
所以,小結一下:
這一系列的訊號,不管最終實際如何,但是毋庸置疑,對樓市的信心預期是有影響的。而作為現時樓市最為迫切的問題,穩預期,是遠遠重要於穩地價和穩房價的。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