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浪尖之上,海南檳榔產業如何“亂”中破局?

湖南 99℃ 0
摘要:從土耳其逮捕攜帶檳榔入境的旅客,到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佈停止利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文宣推銷檳榔及其製品的通知,近段時間,檳榔產業發展再次陷迷,未來方向未定,今後何去何從也成為福斯關注的焦點。作為全國95%檳榔的原產地,海南檳榔破局之路又在何方?資料顯示,2016年至2018年,海南省檳榔生果平均收購價每斤約7-11元,最高達到了20元/斤。

文丨陳明豔馬麗娜

從土耳其逮捕攜帶檳榔入境的旅客,到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佈停止利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文宣推銷檳榔及其製品的通知,近段時間,檳榔產業發展再次陷迷,未來方向未定,今後何去何從也成為福斯關注的焦點。作為全國95%檳榔的原產地,海南檳榔破局之路又在何方?

種植埠難規劃,收購價波動大

資料顯示,2016年至2018年,海南省檳榔生果平均收購價每斤約7-11元,最高達到了20元/斤。海南省發改委最新公佈資料顯示,10月12日,海南各市縣檳榔青果收購均價為24.01元/斤,同比上漲17.75%。顯然,對於海南種植戶來說,今年的收購行情是賣方市場。

圖片來源:智研諮詢

隨著市場需求新增,檳榔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行業問題也接踵而至。當前最為矚目問題在於檳榔種植產業存在盲目擴大種植規模、農戶應對檳榔病蟲害能力不足、青壯年勞力缺失以至發展後勁不足等現象。

此外,生態病蟲害也是影響檳榔收益與發展的首要問題。介面海南通過走訪瞭解到,當前僅在萬寧,就有50%左右的檳榔遭受黃化病的侵襲,青果產量大大降低,種植戶因黃化病返貧的例子屢見不鮮,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農戶對檳榔病蟲害認識不够,應對檳榔病蟲害的能力不足。

據萬寧種植戶蔡篤良介紹,黃化病需要儘早干預和防治,以需要科學的方法去種植去管理。在當地仍有多家農戶由於科學認知不足等因素,檳榔樹則黃化病現象十分嚴重,同樣種植面積,產量卻差强人意。

“海南的種植戶多為上了年紀的農村老人,‘懶人果’同時也變成了‘老人果’,種植檳榔,改變原有觀念很重要,沒有持續不斷的青壯年勞動力補充進這個產業,也就難以形成更科學的認知。”業內人士認為,行業的突破與發展需要輸入新鮮血液,從種植到生產都要抱以科學觀念。

除外力影響,檳榔自身的身份“意味不明”也是影響檳榔收購價的一個很重要原因。2013年,央視新聞頻道報導“檳榔致癌”便使當年檳榔種植戶收入銳減30億元,由此可見“身份”對於檳榔產業的重要性。

海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食科系副主任、海南大學熱帶果品加工及成果轉化創新團隊負責人陳海明告訴介面海南,當前檳榔產業面臨的是生死存亡問題,而不是發展問題。國家衛健委將檳榔從食品名錄剔除,將導致檳榔深加工企業生產許可證無法續發,深加工企業面臨停產,海南檳榔果將無人收購。

囙此,明確檳榔的身份,給檳榔一個準確的定位,是多方面的訴求,從種植埠來說,也能給種植戶一個準確的心理預期以避免盲目的生產,陳海明認為,在加强基礎和應用研究的前提下,像烟、酒等特殊產品一樣給檳榔定制一個“身份證”並非不可能的事。

“應根據世衛組織的遊戲規則組織科研團隊,開展本土檳榔與印度檳榔、藥用檳榔的成分差异及安全性評價,以區別世衛組織研究過的檳榔種類。此外,開展食用檳榔風險評估,需國家衛健委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科技團隊參與,摸清本土檳榔中有害物的種類、含量及人群暴露水准,找出高風險因數,通過改進加工工藝,降低檳榔風險,並進一步完善檳榔產業標準。”陳海明表示。

初加工行業盲目擴張,淘汰率高

海南的檳榔加工產業已有多年歷史,傳統的檳榔加工管道以家庭作坊式為主,從業人員基本為當地農民,小的加工廠2-3人,大的加工廠約200人。據南海網報導,2014年,萬寧市存有檳榔乾果加工廠3000多家,瓊海市2500多家,屯昌縣1000多家,定安縣近1000家。

大浪淘沙,經過將近7年的發展,一批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的初加工廠被市場淘汰,僅在萬寧,檳榔初加工廠便從3000多家銳減至242家,由此可見在檳榔初加工領域,廠商淘汰率非常高。

“受黃化病影響,今年檳榔青果產量銳減,供不應求,廠家為了收購原材料,維持經營,都紛紛加入了搶購的隊伍中。”一比特檳榔種植戶說道。介面海南在萬寧一家中等規模檳榔初加工廠——海南興大檳榔初加工廠看到,該廠原有八十多個鍋爐,然而受到黃化病檳榔減產的影響,已有將近二分之一的鍋爐沒有開工。就整個初加工行業而言,萬寧市242家初加工廠商,當前僅餘半數左右能維持運轉。

海南興大檳榔初加工廠廠長陳志文認為,海南初加工行業,呈現一個特點,不瞭解市場行情,盲目擴張者居多,有一批廠商淘汰,又有一批前仆後繼湧進來,但須知檳榔產量並不固定,且初加工產業前期投資極大,短時間內難以回本。今年受到黃化病影響,各個廠商都在抬高收購價囤青果,以往加工幾百萬斤的青果就能實現盈利,今年青果收購價漲到二十多元一斤,需要加工兩三千萬斤才能勉强轉動。在檳榔產業,初加工是一個中間環節,首先受到原材料價格的衝擊,今年並不好過。”

深加工領域條件不足,難以精進

天眼查APP資料顯示,當前,中國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檳榔”的企業共有1.4萬餘家。從地區分佈看,企業數量TOP3省份分別為湖南、海南、福建,其中湖南省檳榔企業有7000多家,占全國檳榔企業數量的一半,海南省檳榔企業有4900餘家,占比約33.76%。

在“原材料—初加工—深加工”的產業鏈上,海南承擔了前邊兩者,約占1/4的總產值,湖南居於後者,約占3/4的總產值。儘管近些年,海南也在逐步探索檳榔產業深加工領域,然而現時而言,收效並不顯著,也多為湖南的檳榔品牌巨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競爭力空降於此,脫胎於海南本土的深加工廠較少,競爭優勢和市場占比均不明顯。

一比特檳榔加工廠老闆告訴介面海南:“海南雅利檳榔是海南本土知名檳榔深加工品牌,但在實力上,也難以與湖南七大巨頭相提並論,深加工是一個需要大量資金、科技、人才支持的領域,雅利檳榔若專注於初加工,會比現在更能盈利。”

具備原產地優勢,但為何海南檳榔業發展產品深加工的征途困難重重?

業內人士認為,湖南檳榔產業由來已久,具有深厚的歷史根源,在檳榔加工和消費領域具有先發優勢,已形成了完備的產業鏈,海南在這方面若想利用原產地優勢奮起直追,打出自己的品牌,難度不小。

陳志文曾在湖南口味王任職,他告訴介面海南:“以湖南口味王為例,口味王有完備的產業鏈,從原材料收購,到初加工,再到深加工,涉及產品研發、人才培養等環節,最後到非常成熟的湖南消費市場……這些都是湖南檳榔品牌能够打出來的原因,現時海南尚缺乏這些條件。”他從口味王“跳槽”出來單幹,當問及“未來有無意向往深加工方向發展”時,他表示,看多了失敗的例子,才知道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踏足深加工領域若無科技“命不久矣”,他尚無信心去挑戰實力雄厚的“老東家”。

“一個檳榔深加工品牌的成功,是幾十年持續不斷積累的成果,海南想要發展深加工,需要資金、科技和人才的支持,培養出熱愛檳榔,瞭解檳榔,致力於鑽研檳榔產業的優秀的本土人才,發展深加工,任重而道遠,不但要有信心,還要有實力,堅持不懈幹下去,才能够成功。”陳志文感慨道。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