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舉行的“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上,一場由金融機構主辦的論壇火了。
這場名為全球醫療健康產業年會上海論壇的活動,源自摩根大通。一個美國金融巨頭,不遠萬里來到上海,辦一個醫療論壇,聽起來很有趣。
其實,摩根大通的這個年會,來頭不小。
0.5%的GDP
1983年的美國舊金山,摩根大通與20家醫療產業公司召開了一個小型論壇。說它小,因為參會者一共就200多人。
這就是第一届全球醫療健康產業年會。沒有人想到,這場年會一辦就是39届,規模越來越大,影響力越來越大。
由於疫情影響,2021年的年會採用了線上的形式。但在此之前,每届線下的年會都是人山人海。據摩根大通證券(中國)首席執行官、投資銀行首長黃國濱估計,年會期間約有10萬人會專程去往舊金山,但只有八九千人能進入主會場。於是,舊金山的酒店大堂、酒吧餐館,每一個地方都變成了臨時的會場。
漢德資本主席蔡洪平每年都要參加這場年會,他形容其為全球醫療產業的節日。他笑言,每年開會的時候,會場方圓30公里以內的飯店全部一房難求。“之前一些中國企業去參會,沒地方住,只能擠在我家裡。”
看到這樣的場景,蔡洪平忍不住和舊金山市長開玩笑,這樣一個年會大概每年能給舊金山創造0.5%的GDP。
此次年會在上海舉辦論壇,同樣超出預期。作為閉門論壇,摩根大通本來想把規模控制在四五百人,但參與者的熱情完全超出想像——最後來了近千人。“在舊金山的時候我們每年都去,上海這場我們該怎麼參加?”直到論壇開幕,還有沒來得及報名的企業在焦急詢問。
為什麼會如此火爆?
業界的橋樑
最近引發全球關注的默沙東抗新冠藥物莫努匹韋,其研發就得益於這個年會。
有外媒透露,裏奇巴克生物醫藥公司首席執行官溫迪·霍爾曼正是在2020年1月的醫療健康產業年會上,注意到這款新型抗病毒藥物,於當年3月達成協議獲得許可,並在4月啟動了藥物用於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隨後開始與默沙東合作研發。
實際上,參與年會的中國企業在逐年增多,最新一届有66家中國企業參會。對於高速發展的中國醫療產業而言,這是一個絕佳的國際展示平臺。黃國濱回憶,榮昌生物在上市前夕,海外投資者對其瞭解有限,摩根大通邀請他們參加年會,由此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與投資機構一對一的溝通會安排得滿滿當當,效果非常好。
“我好幾個項目都是在這個年會上談成的。”蔡洪平說,這是一個資本市場和醫療市場結合的大會,不止是醫療健康理論的交流。不僅是醫療趨勢的分享,所有的從業者都會在這個大會上交換資訊,尋找機會。“你知道最有意思的是什麼嗎?因為所有行業的人才都在這裡,所以這也成了獵頭活躍的舞臺。”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是摩根大通這樣一個金融機構來舉辦這場大會?
“如果是醫療企業辦,範圍不够廣,因為商業利益和競爭關係,很多人不會參加。只有中立的機构辦會,才能辦成大場面。”蔡洪平說。
黃國濱提到了一個詞:橋樑。醫療企業可能對業內資訊比較瞭解,但放眼整個市場,他們的深度和廣度不够。“所以跨國金融機構是一個特別好的橋樑,我們能够把這個行業內的專家學者、企業家、投資者、分析員拉到一起,這樣大會就不是一個單純的產品研討,而是全方位的交流互動。市場怎麼看,是不是有商業價值,有沒有投資回報,投資者會不會感興趣,在全球影響如何……這是一個尋找答案的大派對。”
如今,這樣的派對來到了上海。
上海的名片
“這個論壇能不能年年辦,年年在上海辦?”一比特企業家在論壇上問黃國濱。顯然,具有國際化視野的中國企業越來越多,遠赴舊金山參會,已經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
作為行業交流平臺,上海論壇與舊金山年會一樣專業。“一個很大的差別是,它更中國化。”黃國濱說,摩根大通在上海搭建這個平臺,就是想讓全世界的投資者,還有產業內相關人士,能够更加集中地瞭解中國這些優秀企業。
黃國濱坦言,選擇上海辦會,既有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因素,也有水到渠成的市場因素。
經過多年的積累,上海已經形成以張江為覈心,以臨港新片區等5個特色園區為支撐,以其他特色基地為補充的“1+5+X”產業發展佈局。全球前20大藥企中,有18家已在上海設立中國區總部或研發總部,超過24萬的產業人才紮根於此,產業集聚效應明顯。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上海,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上海有醫療企業和投資者非常看重的科創板,有“浦江之光”等政府扶持計畫,還有全球領先的金融資源。“醫藥是一個長期的行業,上海的產業和金融優勢,吸引著投資人,而他們的到來,也會把一些最優質的資源帶到上海。”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