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中種植西瓜,這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其實早已成為現實,而且在國內外都有案例。
在我國寧夏、甘肅等地,硒砂瓜是有名的特產,瓜田聚集成片,分佈在乾旱少雨的戈壁砂田中,囙此又被稱為“戈壁西瓜”。這種西瓜瓜皮厚實,耐運輸,瓜瓤多汁,甜度高,富含多種礦物質元素,是西北農戶的致富密碼。
需要指出的是,戈壁地區乾旱少雨,土壤濕度低,並不是所有的荒地都適合開發成瓜田。硒砂瓜主要種植在砂田中,細碎的砂石起到了保水效果,而砂田又主要分佈於寧夏中衛、甘肅蘭州、定西以及白銀等地。統計資料顯示,全國的壓砂地總面積僅有8.6萬公頃,年蒸發量高達1500mm,而降雨量卻不足300mm。
研究表明,西北地方的水資源越來越短缺,降雨分佈不均,乾旱化趨勢有所加重,種植西瓜對水資源是個不小的考驗。不僅如此,老瓜田的壓砂時間長達10~20年,長期連作導致砂田老化、土地水肥流失,西瓜病害多發,產量下降,以至於撂荒砂田的現象不斷發生。
砂田老化後有什麼後果?許强、胡景田等學者的研究表明,老化砂田土壤中的速鉀、速磷、全鹽、有機碳、土壤微生物含量名額均不斷降低,不利於水土保持。這些生態問題引發了社會熱議,限制了“戈壁西瓜”的推廣。
除了硒砂瓜,沙漠地帶還有另外一種西瓜,在外觀上和普通的西瓜非常相似,瓜皮上佈滿黃綠色的縱列條紋,頗具迷惑性。如果碰到了這種西瓜可千萬不要擅自嘗試,否則就有可能中毒,引發頭痛、腹瀉等症狀!
這種西瓜被稱為藥西瓜,外觀近似於球形,成熟之後表皮變黃,絨毛脫落,圓潤光滑。但切開瓜皮你就會發現,瓜瓤呈淺黃色的幹囊狀,質地較硬,味道極苦,囙此這種西瓜也被稱為苦西瓜。種子棕黃色,呈卵形,長5~6mm,無棱邊。
藥西瓜的果實不算大,直徑最大不超過15公分,最小的只有5公分左右,表面略有褶皺。剖開果實可以看到三個胎座,從中間部位向外延伸擴散,每個胎座在接近果皮處一分為二。根據種子成熟度的不同,外觀上可分為淺黃色和暗棕色。
要注意,藥西瓜全株都有毒性,包括藤蔓(瓜秧),在國外曾被製作成殺蟲劑,驅蟲效果還挺不錯。我國的醫學研究機構於2014年從中選取出了多種化學成分,包括多種葫蘆素、尿嘧啶、煙醯胺等物質,具有重要的醫學研究價值。
藥西瓜的原產地並不在中國,而在非洲北部、中亞以及西亞各國,在土耳其、西班牙、埃及、印度等國比較常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也有少量栽培。藥西瓜雖然具有毒性,但同時也是一味藥材,受產地制約,過去我國只能通過進口才能獲取藥西瓜,遠遠無法滿足實際的臨床需求。
為了打破進口壟斷,新疆的藥物研究所於2005年(或更早之前)從國外引種栽培,最初試驗種植的地點是在昌吉州。昌吉州位於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東南部的邊緣地帶,這裡氣候乾旱,草原廣布,土壤為半沙質,晝夜溫差大,適合瓜類作物的生長。
經過多年的栽培,藥西瓜實現了本土馴化,由原來的多年生變為了一年生。雖然一年只結一茬果,但是產量卻很理想。按照一般的水肥條件,平均每畝地能產幹藥材86公斤,每株瓜苗最終能產10~15個果實,單瓜淨重50~520克不等,經濟效益相當顯著。
那麼問題來了,種植藥西瓜是否同樣會對土壤生態造成破壞呢?
影響肯定是有的,但總體來說並不大,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控制栽種規模和給水管道。
眾所周知,西北乾旱地區是我國生態的脆弱區,淡水資源彌足珍貴。相比於其他農作物,瓜類品種耗水量大,如果大規模種植,對跨流域調水、地下水水位都會帶來不小的壓力。寧夏紅寺堡區等地今年2月份就發出聲明,要求瓜農禁止再種硒砂瓜,當地保水、保生態的决心可見一斑!
藥西瓜和硒砂瓜一樣,僅依靠天然的降水量無法滿足生長需求,必須進行一定的補水澆灌。據調查,新疆昌吉州在每年6月19日前後第一次澆水,之後每隔7~10天左右再補灌一次。整個瓜季下來共澆水12次左右,每次耗水量3~5m³/畝——也就是說,全年種植一畝藥西瓜最多耗水60m³。
前面已經提到,給水的管道非常重要,新疆藥西瓜的種植並不是採用傳統的漫灌管道,而是滴灌管道,節約效果好。這一點和硒砂瓜抽取地下井水、採取漫灌的給水管道(部分地區)有很大區別。
在種植規模上,藥西瓜也遠遠比不上硒砂瓜。2019年,寧夏僅中衛市的硒砂瓜種植面積就超過了90萬畝,總產量高達180萬噸,創收20億元。2021年8月,中衛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公開資訊:“香山硒砂瓜”產值達15.2億元。這些都表明硒砂瓜是一個相當大的產業,對生態的影響也容易產生規模效應。
相比之下,藥西瓜種植範圍就很局限了,現時僅新疆小片地區有種植,屬於小眾品種。藥西瓜個頭兒小,全部藥用,需求有限,而硒砂瓜則用於食用,市場需求更大,這也决定了兩者的種植規模會存在巨大差异。
即便如此,藥西瓜的種植也應該重視生態保護,採取輪作管道以修復土壤生態;還應加強監督與規範,避免粗放管理,更不能隨意向野外荒地擴散種子,以免瓜果對遊客、野生動物的安全構成隱患!
藥西瓜到底是好還是壞,您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