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基礎”到西部地礦行業人才培養基地的飛躍

青海 96℃ 0
摘要:說來或許有人不相信,近年來就業率穩定保持在91%的青海大學地質工程系在十幾年前還只是一個零基礎的學科。2007年5月,教育部準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對口支援青海大學地質工程系,重點幫扶地質工程學科建設。
說來或許有人不相信,近年來就業率穩定保持在91%的青海大學地質工程系在十幾年前還只是一個零基礎的學科。

2007年5月,教育部準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對口支援青海大學地質工程系,重點幫扶地質工程學科建設。對於一所以地質、資源、環境為主要特色的研究型大學來說,傳統優勢和深厚底蘊在青海這片土地上將得到更寬廣的發展空間,但要“零基礎”幫扶一所高校的學科體系,絕非易事。

支援不是簡單意義上財力和人力的輸出,重點在哪裡,派哪些老師最合適,如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又要與青海實際情況相符,找到最準確的契合點……這些都需要從頭梳理,全盤考慮。

對口支援就是重要的政治任務!自對口支援工作開展以來,中國地質大學充分發揮地學學科特色和資源優勢,堅持“突出重點、注重實效、提高品質、擴大成果”的工作方針,第一時間成立對口支援工作領導小組,認真落實對口支援年度工作任務,全力推動各項幫扶舉措落實落細。

艱苦樸素,求真務實。帶著中國地質大學的校訓,20年來,學校與其他五所支援高校凝心聚力、同向同行,積極做好對口支援工作,助力青海大學在學科建設、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等多個領域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實現了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和高品質發展。

學校聚焦青海區域發展需求,緊密對接青海大學辦學特色、發展目標和實際情況,幫助建立了地質工程系。其間,中國地質大學持續派出專家團隊參與地質工程系學科專業建設,總結凝練研究特色和優勢,精心編制發展規劃,先後選派擁有扎實專業功底和豐富管理經驗的知名學者出任系主任,有力提供了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學校還通過承辦教育部西部受援高校教師和管理幹部鍛煉項目,安排資深教師開展“一對一”指導,幫助進修教師提高教學能力、科研素養和管理水准。

在積極推進地質工程系專業建設的過程中,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於2008年入選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2020年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及青海省一流專業建設點,實現了地質工程系本科專業建設的歷史性突破,開創了人才培養的新局面。同時,學校更加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在中國地質大學的積極協調下,青海大學地質工程系近千名師生到北京周口店實習基地開展教學實習。在這裡,兩校學生同時實習,兩校教師同期備課,交流了經驗,收穫了友誼,實現了實踐技能和教育教學水准的同步提高。

學科建設最終的成果都是助力提升科研服務能力。經過持續的推動建設,“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獲批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支援工作也持續加碼,中國地質大學持續派駐優秀教師承擔地質工程系碩士研究生專業課程的教學任務,組織開展多層次合作交流,積極促成科研專案落地,整體科研水準不斷提升。兩校還聯合申請研究生單獨招生名額,10名青年教師在中國地質大學完成了學歷提升。學校同時派駐專家現場指導青海大學地質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和地質工程實習基地建設,現在已經建成了8個教學實驗室、2個工程實驗室、1個認識實習基地和1個地質填圖實習基地。

新征程,新起點。中國地質大學將不斷創新對口支援工作機制,加强資訊和資源共亯,教育教學改革、重大科研服務平臺、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的交流合作,助力青海大學地質工程系不斷發展壯大。充分發揮學校地質、資源、環境等學科優勢,積極支持兩校專家學者開展相關科學研究,創建一批踐行“兩山”理論的典型項目,切實提升對口支援的貢獻力和顯示度。充分發揮學校自然文化研究院的平臺優勢,認真挖掘青海省區域自然文化潜力,在探索青藏高原獨特的自然文化方面抓好切入點,找出合作點,做出新亮點。(王宥力)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