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大學走紅,看似同一個校名,實則兩個學校,報考要謹慎
校友見校友,兩眼淚汪汪,但有些校友很遙遠,明明是同一個校名,卻在不同的地方。“我去了中國地質大學,你呢?”對於以上三所“雙胞胎”院校,它們看似是同一個名字,其實是兩所院校,但好在這些院校都是雙一流大學,即使報錯,可能也是地域上的差异。這樣一來,高考生填報志願的“坑”還不少,囙此在報考中,考生一定要謹慎為好,在看學校名稱時,一個字都不能差,否則最後害的還是自己。
校友見校友,兩眼淚汪汪,但有些校友很遙遠,明明是同一個校名,卻在不同的地方。“我去了中國地質大學,你呢?”對於以上三所“雙胞胎”院校,它們看似是同一個名字,其實是兩所院校,但好在這些院校都是雙一流大學,即使報錯,可能也是地域上的差异。這樣一來,高考生填報志願的“坑”還不少,囙此在報考中,考生一定要謹慎為好,在看學校名稱時,一個字都不能差,否則最後害的還是自己。
從1952年建校,幾經遷徙,到1974年紮根武漢辦學;從北京地質學院臨時黨支部成立,到學校第十二次黨代會召開;從南望山一片無垠的沃土,到地大隧道貫穿南北校區……6月28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舉辦“與黨同行初心如磐——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辦學成就展”。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黨委副書記王林清介紹,百米百年展覽,彙集寶貴照片1000餘幅,通過多層次、多視角,回顧辦學歷史、展示辦學成就、彰顯學校特色。
眾所周知,中國有大量的高等教育機构,根據教育部不久前公佈的最新資料,中國目前有3005所高等教育機构,其中2740所是公立大學。有這麼多大學,要全部瞭解它們仍然非常困難。在這麼多院校裏,有這樣幾所211大學,必須特別小心,因為他們的名字完全一樣,但在完全不同的學校,才會讓考生誤以為是。在6所211大學中,你會選擇北京的大學還是其他城市的大學?
為助推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全面實現鄉村振興,7月30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與化隆縣共同舉辦“鄉村振興北地—化隆大講堂”啟動儀式,並進行第一期專題講座。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建立异地校區成了一股“熱潮”。中西部地區的重點院校轉向東南沿海,東北地區的雙一流院校一路向南。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東南區域的都市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比如廣東省的深圳市,不僅擁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重點院校的研究院,而且還有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异地校區逐步被清理,985分校區即將成為過去式。
9月3日,中國地質大學大學生與研究生同一天開學報到。來自內蒙古赤峰市的蒙古族新生吳濤,地大本科畢業後,再次進入母校成為一名地大碩士新生。中午12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自動化學院,迎來了一比特“老朋友”。吳濤是蒙古族學生,家住內蒙古赤峰市。5年前本科開學,從赤峰南站到北京東站,乘坐k1458,需要11個小時。
隨著考研報考人數的新增,每年考研競爭都十分激烈。但讀研除了傳統的考研外,還有保研這條路可走。當然,保研除需要所在高校具有推薦免試生資格外,接受高校還對本科在校期間的學習成績和綜合表現有比較高的要求。不同的本科高校,每年的保研名額和保研率差异非常大。據統計,210所高校2021届大學生總數99萬人,推免公示9.8萬人,210所高校中大部分高校21届保研率相比20届呈增長趨勢,其中推免率前100的院校為:
不同色塊代表不同學校,加粗行代表千分之一學科。示例如下表深圳大學。
考研人數年年攀升,無疑給考研學子加大了不少壓力。囙此,不同的本科高校,每年的保研名額和保研率差异非常大。據統計,210所高校2021届大學生總數99萬人,推免公示9.8萬人,210所高校中大部分高校21届保研率相比20届呈增長趨勢,其中推免率前100的院校為:。*2018、2019保研率=保研人數/畢業人數。總體來看,大多數985院校保研率穩定在20%以上,幾所頭部院校保研率均穩定在30%以上。
(資料圖)青海大學供圖。“青海大學連續實現了‘三級跳’,成為西部成長性最好的大學……硬是在麻袋上繡出了一朵花……”這是此前專業人士對青海大學的一則評估。今年恰逢清華大學對口支援青海大學20周年。“未來,要時刻牢記‘國之大者’,從全域高度把握對口支援工作的重要意義;緊密圍繞青海大學服務高原的特色需要,精准開展支援工作;不斷創新對口支援體制機制,優化深化長效合作,提昇工作效果。”
走進青海大學地質工程系的實驗室,看著嶄新的實驗設備,寬敞明亮的實驗教室,崔彬心頭一熱,他認真仔細地看著擺放在展示櫃裏的標本,欣慰地說:“這才是一所大學該有的樣子。
說來或許有人不相信,近年來就業率穩定保持在91%的青海大學地質工程系在十幾年前還只是一個零基礎的學科。2007年5月,教育部準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對口支援青海大學地質工程系,重點幫扶地質工程學科建設。
近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官方發佈通知,為了迎接70周年校慶宣佈更改新的校徽,官方的簡稱也要改為“北地”,校歌據說也要改為《北地之歌》,這一波操作引起了不少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學生和校友的反對,到底怎麼回事呢?
中國地質大學分兩所學校,北京和武漢。在70周年校慶之際,北京的地大發佈了新的校徽和校歌,引起了校友巨大的反彈。這件事要從中國地大的歷史說起。中國地大1952年創立,由清華、北大、天津大學、西南交大等著名大學的地質類學科合併組建而成,當時叫北京地質學院。一開始,武漢是作為中國地大的總部,後來,把總部撤了,兩家獨立。
武漢地區新增選8比特院士。長江日報大武漢用戶端11月18日訊2021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今日正式揭曉,全國新增選149比特院士,武漢地區共新增8比特。據瞭解,武漢現時擁有兩院院士73比特。此次院士增選之後,武漢地區院士總數達81比特,數量位居全國城市前列。此次新增的8比特院士,大部分為“60後”,最年輕的是武漢大學宋保亮,生於1975年,今年46歲。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用戶端。
長江日報大武漢用戶端訊11月18日,2021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全國新增選149比特院士,武漢地區新增8比特。經梳理,此次增選院士人數最多的是北京地區,在京組織至少有24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9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今年是武漢繼2015年和2019年之後,再次實現一年新增8比特兩院院士,是1999年以來的最高位數據。此前,武漢兩院院士已有73比特,此次增選之後,總數達81比特,居全國城市前列。
我們國家的大學資源相對集中,實力雄厚的大學主要分佈在東部經濟發達的省份。這些佈局除了經濟原因,還有其歷史原因,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高校最集中的當屬南京,武漢和西安。軍工、理工、農林、師範等專業院校都超過西安和武漢。在第四名的位置上,武漢和西安這兩座都市互有優勢,各有特點。西安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戰畧方向,特點偏工,偏軍工,偏國家戰畧發展學科。
湖北省教育發達不只是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還有華中師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眾多知名度高的院校,當然他們也是湖北省內實力非常優秀的本科高校,其中還有五所高校被人民日報點名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