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會發光的希望田野

青海 57℃ 0
摘要:一個曾經的落後薄弱村,如今成了當地遠近聞名的光伏村,村裡23戶村民家屋頂統一安裝了鋥亮的陽光家庭光伏,光伏發電成了村民們過好日子的得力幫手……這是海東市平安區平安鎮白家村的真實寫照。
一個曾經的落後薄弱村,如今成了當地遠近聞名的光伏村,村裡23戶村民家屋頂統一安裝了鋥亮的陽光家庭光伏,光伏發電成了村民們過好日子的得力幫手……這是海東市平安區平安鎮白家村的真實寫照。

不過,要說起白家村的這股陽光浪潮,就繞不過一個人,他就是村黨支部副書記賈生源。國慶長假,當村民們開著小汽車舉家浪秋景時,賈生源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們輪流值班,值守在一線。

“即便是出去浪山,大家的口袋裏一直進賬著呢。”賈生源說,正是因為光伏帶來的“躺賺收入”讓祖祖輩輩生活在麥田裏的村民們對生活有了新的希望。

10月3日是賈生源值班的日子,一大早就起來去村辦的他,一天安排得滿滿當當。“一會兒有人來開證明、蓋章子,下午還要去村子裏轉轉,看看有沒有安全隱患。”年過五旬的賈生源操心了大半輩子,到現在還是閑不下來。他總說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大家都要懂得感恩,更要抓住好政策、好機會,讓日子變得更紅火。

然而,這一切美好在去年還是一場接一場的質疑。

“光伏發電是啥?啥也不幹,還能賺錢?”起初,不少村民顧慮重重。村民李生明聽說過光伏發電,但他怎麼也不信這樣的好事能輪到這偏遠的小山村。

作為村兩委幹部,賈生源剛開始也抱著觀望的心態。為了考察項目的可行性,白家村專門組織村兩委幹部和村民代表前往企業實地考察,之後賈生源就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都是知名大企業,又是政府招商引資的項目。”賈生源說,他家的屋頂不大,安裝了6.48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站,1年的收益預計能超過5000元,“當時自付費用是2.6萬元,算了算大概4年就能回本,企業給我們質保25年,回本後的收益就是‘躺賺’。”

看到賈書記家屋頂上的藍色光伏板,李生明也動了心,立即籌措資金成為村裡第一個報名安裝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的村民。“現在最期盼的就是大晴天,這樣我家的發電量就能多一些。”李生明說。

“自從家裡安裝了光伏電站,看到電錶一圈一圈地轉,就像看到一張張鈔票鑽進口袋一樣。”38歲的李迎春平日在平安區跑計程車,在他看來,每天有跑車和光伏發電的雙份收入,從脫貧到致富,是“綠色清潔能源”賦予了他和家人更有品質的生活。

有了第一批示範戶的帶領,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找到村兩委,開始報名申請,想成為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的受益者。村兩委在多次考察確認後,籌集資金,在村裡閒置屋頂建起了村裡容積量最大的“陽光銀行”。

賈生源拿著白家村村集體光伏電站結算收益錶算了一筆賬:投資50萬元,裝機容量109.44千瓦,電站預計每年發電量達175104千瓦時,預計年收益5.68萬元,20年收益約為90.96萬元。“存在‘陽光銀行’裏的錢,我們可以用來發展村集體經濟,然後再分紅給村民,多方受益。”賈生源說,“現在是10月份,我們村集體的光伏電站已經收益4萬(元)了,錢都存在村集體經濟的賬上,後續村裡想幹啥就有底氣了。”

好政策托起白家村的小康夢,順應光伏扶貧的東風,今年2月6日並網發電以來,白家村發電良好、收益穩定,在為村裡部分低收入家庭改善條件的同時,也讓大家看到了鄉村振興的希望。

不僅是光伏產業發展的好,有了更多收入後,村民們又開始發展大棚種植業、修建文化廣場、建設徒步区……吃上“陽光飯”的白家村,環境美了,生活好了,村民腰包鼓了,底氣足了,這座曾經的薄弱村舊貌換新顏,因光伏發電綠色環保推動了美麗鄉村的建設,時常有周邊村子組團來參觀取經。

賈生源說,隨著國家加大對屋頂分佈式光伏電站建設的政策支持,像白家村這樣的光伏村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陽光家庭光伏也憑藉强大的影響力、多發電的光伏產品、完善的售後服務保障,成為眾多村落應用光伏助力鄉村振興的首選。(周建萍)

标签: 新能源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