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傳奇川菜名廚黃晋臨

重庆 88℃ 0
摘要:黃晋臨,名循,字敬臨,華陽人,晚清科舉上榜人物。現代家常派川菜宣導者。其事廚者多系家中女眷,為蓉城各餐館所罕見。黃晋臨的廚技,為其弟黃保臨開設的“哥哥傳”餐館及黃晋臨長子黃明全開設的“不醉無歸小酒家”所繼承。著名川菜廚師曾青雲、杜鶴齡、羅國榮、陳海清、周海秋等,都曾先後在姑姑筵事廚,受到黃晋臨的教導。黃晋臨為之後的川廚界培養了諸多人才,姑姑筵更為後世開啟了一扇風韻川菜、文化川菜之窗。

黃晋臨(1875-1941),名循,字敬臨,華陽人,晚清科舉上榜人物。現代家常派川菜宣導者。他喜郊遊,善烹調,每與同僚好友詩酬酢時,嘗到珍饋美味,必向東道主刨根問底,窮本溯源,乃至進入庖廚,察其現場操作;他信步街市,遇色香味可取者,必品嘗而究其庖制之法,日積月累,遂成美食家、烹調手。

清末,曾應四川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之聘,擔任該校烹飪課教師。20世紀20年代初期,他先後任過射洪、巫溪兩縣知事,任滎經縣縣長。民國9年(1920)左右,黃在成都包家巷開設一家包席館,取名“姑姑筵”。其事廚者多系家中女眷,為蓉城各餐館所罕見。

黃晋臨坐鎮指揮姑姑筵廚師,烹製出的罎子肉、叉燒肉、香花雞絲、燒牛頭方、酸菜觥魚很有特色。他親手烹製的軟炸斑指、豆渣豬頭、麻辣牛筋、酸菜黃辣丁很有鮮香風味。他還獨創了“青筒魚”。青筒魚系按川滇邊區少數民族以鮮嫩竹筒燒飯的方法移植而來。其法為:取嫩竹一節,留節底,將鮮魚、佐料與適量清水放置竹筒中,密封後,放杠炭火上,旋轉炙烤數小時,便把鮮竹的清香味,完全融合於魚肉及湯中,其味鮮香無比。

黃晋臨開辦的姑姑筵由於精美的菜肴和較高的文化品味而名聲大振。遇有重要筵席,他都要請雇主開出進餐客人的性別、年齡、籍貫、官階地位的名單。根據不同食客,親自安排選單,對特色菜肴和主菜都親自端上桌,為食客介紹。有的包席者,還特地為黃晋臨發請柬,請其入座,聽其言,品其菜,口福耳福,兼而得之。

民國24年(1935),蔣介石初次到四川,劉文輝叫黃晋臨特置幾桌筵席為蔣介石接風。蔣介石品嘗後贊口不絕。民國25年(1936),黃晋臨將成都姑姑筵交給他的二兒子黃霆中經營,應湖北省主席楊永泰之邀到武漢,他走到重慶時得知楊永泰死亡,遂留重慶,並在重慶中營街開設姑姑筵,後遷南岸汪山。民國30年(1941),日本轟炸重慶,黃晋臨受驚嚇,臥病去世。

▲楊永泰

黃晋臨的廚技,為其弟黃保臨開設的“哥哥傳”餐館及黃晋臨長子黃明全開設的“不醉無歸小酒家”所繼承。著名川菜廚師曾青雲、杜鶴齡、羅國榮、陳海清、周海秋等,都曾先後在姑姑筵事廚,受到黃晋臨的教導。黃晋臨為之後的川廚界培養了諸多人才,姑姑筵更為後世開啟了一扇風韻川菜、文化川菜之窗

版權聲明:本文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若已獲授權,請注明“來源:成都方志”。

圖片來源:網絡

圖文編輯:汪洋

圖文校對:南波萬

技術支援:毛聲文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