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神藥”納入集采,中成藥暴利時代即將終結?

養生健康 105℃ 0
摘要:「應采盡采」原則下,中成藥即將集采,「大品種」首當其衝。9月25日,湖北省發佈《中成藥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公告》,與河北、內蒙古等18省市區共同組建省際聯盟開展中成藥集采。根據公告,本次集采涉及的74款中成藥均為臨床用量大、採購金額高的品種。從三明醫改時期將十餘種「大品種」納入監測,到大範圍集采——中成藥,尤其「神藥」的暴利時代或將畫上句號。

「應采盡采」原則下,中成藥即將集采,「大品種」首當其衝。

9月25日,湖北省發佈《中成藥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公告》,與河北、內蒙古等18省市區共同組建省際聯盟開展中成藥集采。根據公告,本次集采涉及的74款中成藥均為臨床用量大、採購金額高的品種。湖北明確:降價幅度,是本次中選依據最主要的一條原則。

2020年中成藥大品種市場份額第一名,「百令膠囊」(杭州中美華東製藥生產)被納入湖北等19省市區集采。

在集采重拳之下,連花清瘟膠囊、雙黃連口服液、腦心通等,有別於西藥研發流程、使用人群,且不乏被資本市場包裝出來的“神藥”,其命運將如何演進?

從三明醫改時期將十餘種「大品種」納入監測,到大範圍集采——中成藥,尤其「神藥」的暴利時代或將畫上句號。

十大「神藥」集結於集采

湖北集采範圍內,不乏「神藥」。

在2020年中成藥大品種市場份額占比中,百令膠囊(排名第1)、金水寶片(排名第5)、注射用血栓通(凍幹)(排名第10)、疏血通注射液(排名第19)等,大品種也紛紛被納入此次湖北集采。這意味著,一批利潤高、副作用「不明」,卻廣受市場歡迎的中成藥「神藥」將收縮陣地,放慢發展步伐。

首批被盯上的中成藥,實際上,早已成為各地關注的重點。

早在打響醫改第一槍的三明時代,中成藥已被納入關注重點。面對藥價虛高、帶金開方、醫保基金巨額虧損的嚴峻局面,2012年2月,三明醫改的第一個舉措就是全天候監控129個「大品種」,即那些輔助性、營養性且歷史上疑似產生過高額回扣的重點品規藥品。

措施實施一個月後,「醫藥費用猛漲」勢頭得到遏制。2012年5月,全市22家公立醫院藥品費用環比下降1673.03萬元。

據《財健道》瞭解,三明醫改重點跟踪監控的129個藥品中,至少有14種屬於中成藥,占比約11%。

值得注意的是,曾經上了三明醫改清單的大品種藥,也出現在了新一階段的中成藥集采範圍。艾迪、大株紅景天,進入了廣東中成藥集采名錄;舒血寧則重現於湖北集采。另外,還有大家熟知的連花清瘟已進入廣東集采單,雙黃連口服液被納入湖北集采。

至此,10大神藥「集結」完畢,包括連花清瘟膠囊、雙黃連口服液、血栓通、腦心通、清開靈、艾迪注射液、舒血寧注射液、血府逐瘀、大株紅景天、熱毒寧注射液等,它們以大銷量、高利潤而被外界所知。這批「神藥」,將共同面對下一步中成藥的大變局。

醫藥業內人士對中成藥集采看法不一,有相關人士表示,「最應該集采的,就是中成藥」。之所以有這種認為中成藥集采「大快人心」的聲音出現,與中成藥一直以來的「身份不明」有關。

藥物副作用「不明」,這是中成藥至今無法繞過去的一大坎。

去年4月10日,國家藥監局發佈公告,要求對步長製藥生產的腦心通製劑(包括片劑、膠囊劑、丸劑)說明書【不良反應】【禁忌】和【注意事項】項進行統一修訂。這一中成藥大品種,在臨床使用中受到了更多限制。一比特醫改權威人士曾經怒斥其「狗屁不通」。

但步長製藥仍然賺得盆滿缽滿。據A股中藥上市公司2020年報顯示,70家上市公司中,65家實現盈利,僅有ST目藥、吉藥控股、眾生藥業等5家企業出現虧損。其中,步長製藥等淨利潤達到10億元規模,三大獨家產品丹紅注射液、腦心通膠囊、穩心顆粒撐起了今日的步長製藥。然而,從銷售費用的絕對規模來看,步長製藥也以83.73億元居中藥上市企業首位。

大家更為熟悉的,是新冠催生的一批「神藥」。2020年初,新冠疫情正盛之時,上海藥物研究所、武漢病毒所等專家發文稱「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冠病毒肺炎」,消息經人民日報微博發佈後,雙黃連口服液一度斷貨。在此之後,鐘南山背書的抗疫「神藥」連花清瘟膠囊又火了一波,但經瑞典海關實驗室對連花清瘟檢測,發現其成分「只有薄荷醇」。這仍然攔不住連花清瘟產品的暢銷,其在零售終端感冒用藥/清熱類產品市場份額,由2017年的2.44%增長至2020年的9.86%,成為零售市場感冒用藥中成藥第一大品牌。

當世「神藥」,正在掉下神壇

神藥除了其療效外,還有兩種看似完全不相容的内容。一是「稀缺」,東阿阿膠、安宮牛黃丸當屬此類,其稀缺對應的是西藥「特效藥」的概念,能够針對某種病症或者原材料稀缺;二是「通用」,治百病,比如雙黃連口服液等,其通用性在於「安全無害」。

2018年10月,血液科醫生博雅發文稱,雲南白藥牙膏的主要成分中含有西藥處方藥氨甲環酸成分,這種藥物主要作用是止血凝血。雲南白藥對外宣稱防止牙齦出血的功效,來自「三七」等中草藥成分,暗地裡卻加入了西藥成分。這種「掛羊頭賣狗肉式」的虛假或者誤導式的文宣,引起輿論譁然,股價也應聲走低。

曾經的「藥中茅臺」榜上,還有東阿阿膠。自2001年到2018年底,東阿阿膠提價18次,累計漲幅達37倍,漲價理由是「驢皮資源緊缺」,與片仔癀的漲價理由異曲同工。2018年2月,原國家衛計委旗下的@全國衛生12320曾發微博稱「東阿阿膠不過是水煮驢皮,過節不值得買」。儘管@全國衛生12320在中醫界人士的指責聲中出面道歉,東阿阿膠仍然受到質疑,這間接導致2019年成為東阿阿膠1996年上市以來的首個虧損年。

雲南白藥、東阿阿膠經商業化運轉,在資本市場大搶風頭,其發展速度也另不少同行豔羨。在傳統醫學裏被稱為「溫病三寶」之一的安宮牛黃丸,作為一款處方藥,其療效被傳得神乎其神。據央視曝光,一粒生產於上世紀60年代的老藥丸,曾被商家拍出11萬元的天價回收。1993年以前產的「安宮牛黃丸」,藥裏含有牛黃和犀角,非新版的仿牛黃和仿犀角,囙此,作為一款珍品被追捧。據安宮牛黃丸藥物說明書顯示,其保質期為60個月,即五年。

過期,或許並不被安宮牛黃丸信奉者所憂慮。在不少人眼裡,這不再是醫藥科學問題,而是事關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徵——凡事物,越「老」越好。

2020年3月16日,國家醫保局局長胡靜林曾發文,「長期以來,醫保藥品目錄內安全無效的‘神藥’盛行,‘只進不出’,影響羣衆獲得優質藥品服務。」據他介紹,2019年,國家醫療保障局啟動曆史上最大規模的藥品目錄調整,將大量「神藥」調出目錄的同時把不少好藥納入醫保,實現了結構優化。

披著「神藥」外衣去行銷,成為另一批人的致富經,其中的中藥、中成藥紮堆。澎湃新聞曾分析了2012年至2017年,原國家食藥監總局虛假宣傳廣告通告及丁香醫生虛假廣告資料庫,共計5437個藥品涉嫌虛假宣傳。

資料顯示,被通報虛假宣傳的醫療用品名還往往存在三點共性:很多藥品或儀器特意在名稱得標注出「高大上」的藥材或治療方法(如蟲草、遠紅外等);許多藥名點出知名概念來做擔保(如同仁堂、宮廷等);有的還打出少數民族的旂號(如蒙藥、藏藥、苗藥等)。

高價「神藥」,賣給了誰?

在國內,這些包裝出來的高價「神藥」,賣給了誰呢?

在2019年《中藥大品種科技競爭力報告(2019版)》概要中也指出,在各治療領域中藥大品種科技競爭排名中,心腦血管疾病的科技競爭力排名第一。《財健道》從一線醫務人員處驗證,「神經內科是用中成藥物最多的科室之一」。

在中成藥的藥品中,一比特神經內科的醫生告訴《財健道》,在神經內科主要開的中成藥是舒血寧注射液、丹紅注射液、丹參酮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等活血化瘀的藥物。雖然在神經內科的西藥注射劑也不少,但「中成藥一般每個人(患者)都有一瓶」。另一比特醫務人員稱,腫瘤科除了必備的化療藥物之外,也常用中成藥,「但是具體用不用,用哪一種,也要看科室的主任」。

這些藥物的覈心機密掌握在院方少數人手中。相關人員告訴《財健道》:「可能利潤會比較高,但是一般護士長、主任也不會說」。

更為重要的是,歷經數千年,這些藥物的適應症仍不明晰,它的消費市場根基仍然依賴於中國人對藥物認識的傳統觀念。那些容易被「神藥」噱頭所吸引的大部分人仍然是中老年群體。一些腫瘤醫院外,更是廣泛分佈著中藥、中成藥房。

它們的覈心受眾是那些身處絕望、無藥可治的人。

1784年,美國建國後第一艘來到中國的商船「中國皇后號」到達廣州。當時,能够引起中國人興趣的產品為數不多。船上貨物總共賣出了13.6萬兩白銀,其中六成收入來自蒙特利爾地區的一種植物——人參。清太醫院御醫們集體研究鑒定,依照中醫藥學理論,將這些植物稱為「西洋參」。而在北美大西洋沿岸,「西洋參」數量驚人並且一無是處,直到它們來到中國。

(作者為《財經》研究員和實習研究員,嚴瑞對本文亦有貢獻)

來源|財健道

作者|安富建、張羽岐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